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

作 者:
刘彤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教育艺术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怎样改进和加强?这是当前普遍面临的一个课题。用系统论观点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融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原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质抽象地说,是要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进而自觉地为这种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习和掌握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对我们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可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学理论很多,但以下四个方面更显重要。

      一是追求心向一致,或曰目标一致。这是说社会成员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和促进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例如,邓小平同志提出为实现战略目标,提倡一部分人可以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地区和个人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发展目标十分清楚。而在有些人那里,这个目标就被肢解了,仅仅成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置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这个前提于不顾,也抛开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长远目标。这种目标认识的差异导致了操作上的差异:国家是把“共同富裕”作为导向的最终目标,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作为政策上和步骤上的必经阶段,作为示范和带动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但在有些人那里,这种意义被抹煞了,“先富”成为“快富、大富、暴富”,并成为唯一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成员的操作目标既有兼容(即一致)的一面,又有冲突(即矛盾)的一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此类问题,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心向一致的原理,对工作对象讲清楚“大河与小河”、“锅与碗”的辩证关系,从而引导他们更加自觉地把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一致起来。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更加理性地服从于社会发展目标。以往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偏重于政治说教。如今运用心理学原理加以解释,将有助于在利益的基础上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认同,避免出现说而不听,不听就压,压而不服或口服心不服的现象。

      二是实现心理沟通。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在互动过程中要相互理解、谅解和信任。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要帮助人们有一个正确的角色认识和克服角色转换的障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应该学会换位思维,即考虑问题不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而是同时兼顾对方角度和立场,亦即通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唯其如此,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的双方,才能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才能找到共同的语言,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应有的威力。

      三是着眼于心理激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要着眼于心向一致和心理沟通,而且要着力于心理激励,使工作对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贡献聪明才智,发挥身心潜力。激励需因人而异,扬长避短。在激励手段上,这些年来有“重利轻义”倾向,即偏重金钱物质激励的多,重视荣誉和道义激励的少。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两种不同性质却又不可偏废的手段。选择偏重物质还是偏重精神,需视不同对象的心理需求而定。我们做知识分子工作的人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另外,适当运用批评和惩罚的手段也是另外一种形态的激励。批评和惩罚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挫折,应用不当会造成较深的心理伤害。但是,适度的心理挫折对具有正常心理状态的人往往会变成一股较深的实现冲动,沿着正确的途径释放出来,变成一种激励;而在心理不健全和受到心理伤害的人那里,则会成为引起怨恨和攻击的根源。因此,批评和惩罚绝不是首先的激励手段,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和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

      四是掌握心理平衡。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化解各种心理冲突与矛盾,使工作对象心理平衡。这一点在推进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尤为重要。改革的本质在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和较大的发展,其手段则是通过变革不适应这种发展的旧的经济模式,并间接调整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分配。这是一个十分敏感和复杂的问题。每个社会成员都期望通过改革使自己的利益得到较好甚至最大的实现,但改革并不能保证人人的利益都得到相等的增加或补充,而是有多有少,有先有后。对个别人而言,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上可能还有所不利或“利益侵犯”。由于人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就不可避免地使某些人(包括那些既得利益者)产生心态失衡,出现“有病呻吟,无病也呻吟”的怪现象。特别是现在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对长期受“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意识而又未及时调整心态的人来说,更增加了心态失衡的可能。尤其是多年来我们常常是以最终结果来认定“公平”的,以致被一种假象、被一种消极的嫉妒感所蒙敝。其实人们的公平感的产生完全不是或主要不是取决于最终结果点的平均,而是一种比较的结果。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种比较主要是“投入”(付出的劳动和贡献)与“产生”(获得的报酬与承认)之比。问题是人们往往习惯于比高不比低,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人报酬之丰比己报酬之寡,由此产生“不公平”之感,而其外在表现就是牢骚怨言和消极怠工。当然,在社会分配领域中确有不公平之处,特别是在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型特殊时期,因此方要“兼顾公平”,而非不要公平之说。兼顾公平,即在充分保障效率前提下,尽量缩小而不拉大本来就不应出现的差别。这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掌握和执行政策,调查研究提出某些合理对策而贡献绵薄之力。充分尊重人,维护人格自尊,也是矫正人们心理失衡和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依仗职权、地位和财富而盛气凌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忌。只有首先尊重人,才能获得他人尊重。只有听得进他人的话,他人才会对你说心理话,也才能听得进去你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