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干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游国斌 宁德师专政教系

原文出处: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干部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党领导的延安各类干部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学校之所以能为中国革命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秀干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重视、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来教育学员,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方向。鉴往知来,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总结这一历史经验,对于开创新时期各类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加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进程,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成立。由十年内战到对日作战,由国共分裂到国共第二次合作,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

      抗战爆发后,随着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开辟和敌后游击战争的深入开展,党和军队的工作范围逐渐扩大,工作性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与之相伴,对干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从事党政工作和军事工作外,还要求掌握经济管理工作、文化教育工作。在新的形势面前,老干部有一个大力提高的问题,而大批新干部则有一个进行培训和教育的问题。

      同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由于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人们对它的幻想逐渐破灭。特别是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他们从抗战的实践中认识到中华民族解放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抗日救国本领,报效祖国的地方在解放区。于是,他们冲破各种阻挠,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他们有革命的愿望和抗日的热情,但他们毕竟未经过系统的革命理论的训练,也缺乏实际斗争的经验,而且他们的思想状况各式各样,较为复杂。因此,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坚强的抗日干部,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基于上述情况,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定把干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把创设干部学校作为增加抗日力量的一个办法。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1〕六中全会后不久,党中央即成立了由张闻天、李维汉分任正、 副部长的干部教育部。1941年12月和1942年2月, 党中央又先后颁布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提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在职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干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又应该是第一位的。”〔2〕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 并不是一般地改进干部教育的措施,而是标志着党的教育思想的一次飞跃,因此具有革命的意义。

      正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导下,各抗日根据地克服一切困难,相继办起了各类干部学校。仅在党中央所在地的延安,就先后创办了中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军事学院、行政学院等十多所高等干部学校。此外,还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办了许多培训班。

      为了使干部教育第一落到实处,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各校的情况、特点,从理论上规范了一系列具体的办学方针和培养任务。1937年1 月拟订的《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简章》就明确规定,抗大“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材为宗旨。”毛泽东为该校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3 〕陕北公学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陕北公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4〕据此,陕公确定的教育方针是:“第一, 使学员获得革命的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获得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与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知识;第二,使学员获得当前革命运动发展规律的知识,获得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三,使学员获得抗日民族战争的知识,首先是游击战的知识;第四,培养学员成为抗日战争中的民众运动工作者和文化教育工作者;第五,培养学员敢于斗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革命的实际主义与民主作风。”〔5〕1938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后,党中央为其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立场,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际,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使鲁艺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和核心。”〔6〕1941年9月创办的延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干部学校,在它的暂行方案中也规定:“本校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即革命三民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干部为目的。”〔7 〕尽管各校的教育方针和培养任务有所区别,但它们却反映了党在那个时期干部教育的基本特点:首先,是从抗战的实际需要出发;其次,是带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的特征;第三,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民族革命干部为目的。

      可见,在抗日战争到来之际,党中央和毛泽东及时作出创办各类干部学校的决策,把培养和造就大批干部提到党的重要日程,是具有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的。

      二

      为了实现党中央、毛泽东规定的培养目标,延安各干部学校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中心环节,并逐渐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以全面提高干部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