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由于受到内外部需求萎缩和疫情后续影响,社会就业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加大,我国青年人就业问题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青年失业率从2018年1月的11.2%快速攀升至2023年6月的21.3%,创下了有该项指标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即使重新优化调整统计口径后,2024年1-2月不含在校生的青年失业率仍高达15.3%。而且青年人失业率持续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25-59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这三个指标。特别是疫情给就业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增大了青年人的失业风险(张敏等,2022)。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对青年的负面影响超过其他任何年龄组,加大了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青年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因此,如何实现青年人充分就业是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特别强调要完善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的就业兜底帮扶。青年就业关系基础民生、经济动力和社会稳定。一方面,青年就业是社会充分就业的重要组成,稳定青年就业是各国宏观政策的终极目标之一。而青年就业不充分意味着经济和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企业投资降低,生产率下降,进而会抑制经济增长(蔡昉,2004)。在失业风险冲击下,青年初次就业会存在疤痕效应,可能恶化收入分配,阻碍消费升级(刘金东和唐诗涵,2023)。另一方面,青年人就业质量的提升能有效增强青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获得感,降低抑郁程度,促进休闲消费。促进和保障青年就业还能够显著提高青年结婚率和生育意愿甚至是“多生意愿”,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而且对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为切实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国家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推动青年稳就业和保就业。202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从扩大就业容量、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诸多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政策性概念,目前学界还未作出统一的内涵界定。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都可以获得就业机会,此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更多地体现为就业“量”的增进。而高质量就业应是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满足劳动者对于工作的期望与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使青年人在收入、社会地位和尊严方面得到提升(岳昌君,2023),体现为就业“质”的提升。因此,本文将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界定为: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青年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的工作,并且工作可以为青年带来较高的工作薪酬、自由的选择空间、较灵活的工作方式、美好的发展前景、较完备的权益保障和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针对如何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已有文献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基于宏观视角的研究。如刘阳等(2017)研究认为,延迟退休意味着老年就业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就业人口的增加不仅不会对青年人的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反而还会促进青年人就业,显著增加青年人的工资收入。还有学者研究发现,社会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为青年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尹志锋等,2023),城市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增加了青年的就业概率(陆铭等,2012),弹性工作制提高了青年的就业质量(刘翠花等,2022)。此外,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也都会帮助青年增加创业绩效(孙俊华和万洋,2023)。第二,基于微观视角的研究。刘艳等(2014)认为个人职业成熟度的提高会帮助青年成功找到工作,并促使其持续工作。数字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都会帮助青年提高创业收入、绩效和影响力(孙俊华和万洋,2023)。对于来自农村的青年,在少年时期拥有移民城市的经历,可以提升其非认知能力,增加日后进入第三产业就业的概率,并提高收入(魏东霞和陆铭,2021),而幼年的留守经历则会显著降低其就业质量(唐宁和谢勇,2019)。已有研究大多基于技术进步、宏观政策、产业发展、就业社会环境等维度探讨青年就业对策,而从青年个体角度探讨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提升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相对匮乏。数字经济时代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变化,无论是存量就业还是新增就业,社会对青年人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数字素养也正逐渐成为各行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2021年,中央网信办发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首次提出“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概念,并强调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包括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数字社会责任四方面。 本文认为,数字素养对于改善青年就业意愿、提升青年就业能力、降低青年失业风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在于:第一,数字经济催生了新行业和新业态,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机会,以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专家、电子商务师和互联网营销师等为代表的大量数字化新职业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体现了对高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第二,数字素养会加快青年的人力资本积累,数字素养较高的青年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技能,利用掌握的数字技能减少求职时的信息不对称,增加青年就业的成功率和满意度(王海军等,2023a)。第三,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具备更高数字素养的青年,对自己的就业前景预期更好,因而自身的就业意愿也会相应提升。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23数字生态青年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微信等数字生态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收入机会,对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就业范围、支持创新创业起到积极作用。在微信数字生态的从业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人的就业比例为56.8%,其中小程序开发者中青年占比达到73.4%。数字平台凭借网络普及推广、数字技术助力、进入门槛较低、从业条件便利等优势,吸纳了大量数字素养水平较高的青年就业,产生了就业创业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