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个体发展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现代社会中,一些焦虑的父母期望青少年在学习中高度投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以获得对学业的控制感。然而,很多青少年却总是“不好好学”或总是遇到各种不利于学习的事件(莫名生病、考前睡不好、考试紧张没答好等),使得能力发挥受限,本来可以取得成功却被妨碍,从而陷入失控的困境。这里似乎存在一种“控制悖论”:焦虑的父母期望子女在学业竞争中发挥自身能力,但子女却采取了非适应性的控制策略,通过自我设限让自身能力无法充分发挥,这样可以在失败时说“我能力是可以的,只是没好好学或者没发挥好”,在成功时说“没好好学或者没发挥好还能考这么好,我能力真的很强”。 自我设限也称自我妨碍,这一概念是由伯格拉斯(Berglas)和琼斯(Jones)在1978年提出的,是指在能力评价情境中,个体为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能够更好地将失败向外归因的行动和选择[1]。自我设限包括行为自我设限和声称自我设限两种类型[2],行为自我设限是指个体做出一些非适应性的“限制”自身能力的发挥,比如在考试前不认真复习、课堂上不好好记笔记、别人学习时自己不学;声称自我设限是指个体声称自己遇到一些不可控的事件“妨碍”能力的发挥,比如说自己考试紧张、考前失眠没睡好、考前生病等。自我设限是一种动机性策略,自我价值保护理论认为自我设限可以让个体在竞争环境中,暂时保持对能力评价的控制感,保护或提升自尊[3],一方面可以让青少年在学业竞争失败时将失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不足或某种外在原因,而不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从而保护自尊和自我价值免受威胁[4],比如“我考试前总是不认真复习,这样如果考得不好,就可以说是没有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可以让青少年在学业竞争成功时自我赋值,在自身未做充分努力或遇到外在阻碍时仍然取得成功,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提升效应被扩大[5],比如“我不愿意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这样如果我成绩好,别人就会认为我很聪明”。但同时,自我设限也是一种适应不良的、消极的策略,已有研究发现学业自我设限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学生越多采用自我设限策略,其学业成就越低[6];学业自我设限与自我调节、坚持性、学习投入呈负相关,学生越多采用自我设限策略,其学习中的自我调节和坚持性水平越低[7]、学习投入水平越低[8]。 以往研究从个体自身角度探讨了学业自我设限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成就目标定向、自尊、自我价值感、完美主义倾向、不可控感、学习情绪等[9-11]。然而有关家庭教育环境,尤其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关系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当前,我国父母教育焦虑水平较高,非常焦虑和比较焦虑的家长占比为66.8%[12],研究发现,父母教育焦虑情绪会催生高控制、密集型的教养模式,对青少年情绪及行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3]。那么父母教育焦虑是否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自我设限?如何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家庭教育发挥积极教育功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研究对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的关系进行考察,对其关系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的家庭预防及干预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的关系 父母教育焦虑是指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因为担心教育结果而产生的紧张担忧的情绪状态、不适应的生理反应以及相应的行为[14]。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情绪都会相互作用并对彼此造成影响。青少年作为教育焦虑的对象,同时作为家庭交互系统的成员,很容易受到父母教育焦虑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焦虑在父母非理性信念和小学生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持非理性信念的父母在情绪上会更加焦虑,从而使孩子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15]。父母教育焦虑会增加消极的教养行为[16],而父母消极的教养行为与青少年学习投入呈负相关[17],与青少年学业拖延行为呈正相关[18],即父母越焦虑,越会较多地采用消极教养行为,进而对青少年学习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焦虑是一种未来指向性的情绪,是因为对教育结果有不可控感而产生的情绪,它会产生一种行为动力倾向,即寻求可控性。而青少年在父母教育焦虑的影响下,也会倾向于寻求对学业的可控性,因此在面对不可控的竞争结果时,很可能倾向于通过主动地自我设限,如采用考前不好好复习、课堂不记笔记等行为自我设限策略和声称自己考前紧张或考前生病等声称自我设限策略,在结果不可控的情境下达成对自身能力评价的控制,把考不好归因于没有努力或一些外在原因,而保护自我能力评价在稳定可控的范围。基于此,本研究假设: H1:父母教育焦虑对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学业自我设限存在“控制悖论”:焦虑的父母越是期待增加子女学业的可控性,其子女越倾向于采用自我设限这种消极的控制策略。 (二)父母心理控制的中介作用 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通过内疚感引导、撤回关爱和主张权威等手段,对子女的情绪情感和思维过程等心理活动和情感发展进行侵犯性控制,破坏子女自主性的发展,忽视其情感和心理需要[19]。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自主性、能力感和关系的需求是个体的基本需求,而父母心理控制会阻碍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满足,激发青少年对控制感的争夺,加重青少年消极行为问题。已有研究发现,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感知的父母心理控制呈显著正相关,即父母教育焦虑水平越高,越易发展出限制性的教养方式,使得其子女感受到更多的心理控制[20]。而父母心理控制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学习投入行为,即感知的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越低[21]。学业自我设限与学习投入行为在动机趋避性上是相反的,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反过来推测,父母心理控制水平会正向预测学业自我设限。因此,本研究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