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的数字化生产:平台的日常化与表达的政治

作者简介:
孙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何锦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姿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平台化于润物无声中影响着年轻人的意义生成,这一进程体现在青年日常的数字文化消费与生产中,兼具商业性与文化意义。为了探究平台对青年文化、社会与社会整体的影响,本文将理论视角从平台诸多辉煌、非凡的时刻转移到青年每日或琐碎或诗性的平台文化实践,使用“平台日常化”与既有的研究对话。研究发现,青年的平台文化生活以自我平台化为前提,微观上表现为青年既专业又重本真的“做真我”姿态,宏观上体现为正常转码与并行游走等平台节奏。平台在以资本主义逻辑生产日常的同时,也在将青年的“我”与“他”广泛相连,也支持着青年对表达和连接的持续追求。平台隐入日常后,青年以自我表达为特征的平台文化实践,是一种基于个人日常的微观政治,它虽是小写的,但也是平台日常化后具有变革意义的重要姿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4 年 08 期

字号:

       一、平台与青年文化

       平台正在成为一种文化基础设施,当下的青年人正在努力地从中寻求意义。虽然关于青年人群使用数字平台的研究与案例屡见不鲜,但少有研究探寻过平台之于青年人群在总体上所形成的文化、社会与政治意义。对当下的青年人来说,文化意义的生成既无处不在,却又有些难以捉摸。青年人通过美颜滤镜直播,用秀才和一笑倾城的绿幕素材做迷因短视频,上小红书搜索一切,在吃饭的时候热衷“电子榨菜”……这些拼接与速写镜头,让我们得以窥见平台语境下青年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它们如万花筒般斑驳多彩、光怪陆离,却又充满碎片感和临时性。

       在文化研究学者看来,文化是日常的而非高雅的。现代性使其逐步脱离精英艺术或“言思之精华”的指代范畴。威廉斯用了“文化唯物主义”和“感觉结构”等概念来凸显文化的历史性、总体性、普遍性[1]。本文所谈论的“青年文化”与此相似,它并不指代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景观,也不指向单一具体的特定文化,而是从总体且普适性的意义上指代当下青年人群的生活与实践方式。或者说,这里的文化更接近列斐伏尔所说的“总体性”(totality)意义[2],它浸润在青年人的生活之中、时间与空间之中。当代青年的文化生产几乎完全数字化,这样的文化生态意味着它既有开放性与包容性,也在经历平台化与资本化,文化的意义与商业的利益并存,催生了平台资本主义逻辑下的文化整体性生态,使它可以不断吸纳青年文化生产的各种矛盾并获得新的发展。

       当下的数字平台既是一种产业形态,也是一项技术机制,更是一套文化生产的基础设施。其中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平台持续的组织化扩张使它重构了文化生产的机制并形塑了自身的商业化运营模式[3],借由数据化与算法化的生产,平台实现了对青年群体的迅速吸纳,并成为他们文化生产和认知建构的重要渠道。

       随着平台经济的崛起,关于平台、青年与文化生产的研究日渐丰富。过往研究在迅速补足知识缺口的同时,也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将平台作为“背景板”的研究居多,探究平台本身运作机制的偏少。如关于亚文化、二次元的一些研究,既可以放在互联网的语境下,也可以放在平台的背景中,二者的分析语境难以看到差异。第二,关注二元逻辑多,阐释多元关系少。这主要表现在:对于青年文化的分析与勾勒倾向于在“主流与非主流”“中心与边缘”“控制与反抗”的二维框架下进行,重点强调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圈层与区隔,而较少关注隐匿其中的关联与桥接。第三,实证分析居多,理论反思偏少。中国乃至全球语境下的青年平台文化五彩纷呈,这丰富了研究场景和类别,却也增加了对此种文化生态进行理论探讨和回应的难度。

       这正是本文写作的缘起。青年与平台正在紧密绑定,我们需要从总体上探究其中彼此咬合、协商与互构的机理和逻辑。在既往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希望跳脱以平台为背景的叙述框架而去观照“平台”这一文化生产场域本身,同时跳脱二元的分析框架,看到数字平台作为转化、中介、连接的重要力量,如何形塑当下青年人的文化想象并编织自身的意义之网。数字平台在当代青年人的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如何理解青年人对平台的日常化使用?平台化的文化生产何以可能,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上问题是本文的研究旨趣所在。

       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平台日常化”这一概念,并以此描述当下青年人对数字平台的黏性使用与精神栖居。什么是平台日常化?它是数字平台隐入当代青年生活世界的过程,对于平台文化的生产与消费褪去了仪式感,成为每日性与庸常性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既暗含着列斐伏尔所讲的“日常生活的异化”[4],也彰显着当下青年人对数字产业、数字内容如何积极有效地进行融入,并形塑自我的时代意识与生活情愫。日常生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存在层次[5],而平台的出现对当代青年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人开始广泛地将平台的运作、生产、消费逻辑纳入生活层面,其中的表现包括自我平台化、日常转码和并行的平台游走等典型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平台作为载体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内容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文章希望由平台研究生发开去,以综述和对话的方式,探究当下青年人群对平台的使用机制与文化意义建构两个层面的问题。

       二、平台日常化:一个平台隐入生活世界后的概念

       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体和消费景观,平台多被看作一种特殊的存在。平台是技术、权力、情感、劳动、流动性、可见性、资本、身份等多重复杂性汇聚纠缠的焦点,具有强烈的重塑性和建构性。聚焦于文化生产,学界重点讨论了两个方面:一是平台在文化创意生产领域施加的劳动控制[6][7],包括MCN公司作为一种新的平台中介,如何对参与文化生产的劳动者施加控制与管理[8][9]。二是借由平台内容生产的实践,青年亚文化如何实现“破圈”与主流文化“收编”之间的互动[10],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观念重塑等[11]。

       在过去的十年间,平台在学术、商业、社会治理等领域获得了高度的可见性,这种可见性立足其不言而喻的权力关系与自我确证的需要,体现的是平台“非常性”的诸多时刻。“非常性”与“可见性”的平台分析视角为我们理解平台提供了重要维度,但这样的分析也存在一个可能的缺陷,即我们关注了太多平台的崛起与新兴,以及它所造就的诸多“辉煌时刻”,却忽视了在现实生活中平台向日常生活“逐步退隐”的现实。对当下的青年来说,平台的角色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媒介化生存”的出现,让平台和生活的衔接脱去了“仪式”的外衣,成为最直接的日常陪伴。我们只是习惯性地一触便可直达其他同龄人陈列生活切片的画廊,或者不经意间捡到周边年轻人的“生活碎片”,也可以一键发布自己的日常,让其成为青年生活万花筒中的一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