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新型媒介技术的快速普及将人类日常生活逐渐纳入以“媒介为中介”的存在格局之中[1]。新媒体技术的全面渗透与深度嵌入,在很大程度上将传统线下志愿服务转变为以虚拟数字场域为中心的在线志愿服务[2],这不仅重塑了志愿服务行为本身的价值取向、实践形式及其组织结构,还对志愿服务开展的全流程及其与外部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造成了深刻影响[3]。例如,新型媒介技术全时化、跨时空的特性使得开展全球协同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和资源配置成为现实。2022年,联合国在线志愿者计划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8474名在线志愿者的广泛参与,并依托网络技术协助选举开展、组织活动以及公益服务弱势群体,旨在为解决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全球挑战做出贡献[4]。近年来,在我国面临新冠疫情、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等突发事件之际,以及在推动精准扶贫、网络安全文明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网络志愿者依托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自发地进行信息交换与资源整合,并基于“去中心化”的网络志愿集体行动,完成了援助与帮扶工作。这体现出网络志愿服务在推动全球治理、响应突发危机、创新社会服务模式以及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价值。 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具体表现,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在秉持自愿无偿原则的前提下,主动投入个人时间和精力,以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追求公共福祉为目标的实践行为[5]。在数字技术时代,相较于线下实地开展的志愿活动,具有边界模糊、消弭时空界限、快速反应、优势互补以及满足多元需求等优势的网络志愿服务(online/cyber/virtual volunteering)在非营利组织中逐渐增加[6],吸引了作为“数字原住民”青年群体的广泛参与,他们构成了网络志愿服务的主要人群[7-8]。结合网络志愿服务定义,本文中的“青年网络志愿服务”指:青年群体通过互联网(虚拟)远程自由执行志愿活动,而非现场完成志愿任务[9-10]。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志愿实践,形塑着青年网民群体的公益理念,并逐渐成为其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促进了网络志愿服务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11]。以青年为主力军的网络志愿实践群体,甚至被称为将对未来社会和政治产生广泛影响力的“第五阶层”[12-13]。在数字技术时代,新型媒介技术在青年网络志愿者价值塑造、征号动员以及信息联动等行为实践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回应扩展新型媒介技术与志愿服务行为互动关系研究的学术呼声[14],研究青年网络志愿服务的媒介逻辑,及其依托媒介技术开展在线志愿参与的实践特征,对于增进对青年网络志愿行为发展规律的理解,引导青年网络志愿行为及其群体的规范化、长效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往研究在讨论新型媒介技术对志愿活动的影响时,往往将各类媒介技术定位于一种具有赋能效用的工具加以考虑,未能脱离网络技术手段对志愿者个体、成员交往以及团体组织三角节点静态赋能效果的讨论范畴。例如,阿米凯—汉布格尔(Amichai-Hamburger)基于网络技术特性,从个人、人际和群体三个层面对网络志愿活动的优势与潜能进行了总结[15];罗森塔尔(Rsenthal)认为,社交媒体技术可对志愿者招募(recruitment)、存留(retention)以及认可(recognition)等层面进行赋能,以促进成员参与并建立团体联结[16]。虽然这些研究为理解新型媒介技术对志愿行为的赋能优势提供了静态视角,然而在新型媒介技术如何与网络志愿服务深度结合,并协同进行志愿者认同塑造、场所搭建、可见性生产、信息联动以完成志愿目标等方面,以往研究仍然存在较多阙如之处。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从志愿者主体与媒介技术互动的“间性”视角出发,系统总结新型媒介技术与青年网络志愿行为动态互构的媒介逻辑。 在网络技术对人类行为模式进行深刻重构的过程中,社会性仍然是网络虚拟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针对各类网络行为的研究不能仅仅囿于技术维度的阐释[17],尤其是对以社会公益为导向的网络虚拟志愿服务而言,人的社会性与主体地位自始至终都是核心要素[18]。依循上述观点,如若脱离基于人的社会主体性的本质属性,仅仅从技术如何与人进行互动的角度来考察网络志愿活动的运作逻辑未免流于片面,不能较好地反映青年网络群体独具特色的志愿实践特征。事实上,蕴含青年群体独特认知风格和社会特点的网络志愿行为,贯穿于青年网络群体与技术互动并协同推进网络志愿服务的全流程之中。因此,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根植于网络青年群体的社会属性,提炼总结具有网络青年独特风格的志愿实践特征。 为完成上述目标,本研究首先基于技术可供性视角,探索作为行动主体的青年志愿者与新型技术互动开展志愿行为的媒介逻辑,回答“媒介技术如何与青年网络志愿服务行动协同”的问题。其次,本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结合青年群体独特的心理特点与行为风格,回答“青年网络志愿服务具有何种实践特征”的问题。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尝试对未来青年网络志愿行为在规范化和长效化建设、社区打造以及人员培育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价值。就理论意义而言,基于技术可供性视角考察新型媒介技术与青年网络志愿行为互动的媒介逻辑,可以丰富对于青年网络志愿行为动态演进规律的认识。就实践意义而言,在把握青年网络志愿行为与媒介技术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提炼体现网络青年独特风格的志愿行为特征,对于未来培育和引导中国特色青年网络志愿精神及其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