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员与志愿服务基层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晓星,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林泳茵,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鼓励青年到基层就业是中国人力资源调配的重大举措,大致经历了从以国家安排、政治动员为主到党和国家动员下自发参与的转变。本研究以G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其地方项目为例,分析以项目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的组织过程及其动员机制。研究发现,志愿服务基层中采取的项目动员方式主要是一种“混合式”社会动员;不同于以往采用的政治动员、市场动员或社会动员,项目动员是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多层次动员体系;其中,组织运作涉及项目的分级运作,价值理念注重对实践的引导,政策激励满足志愿者的切身需求,自我成长和情感动员强调志愿者的主动融入。项目动员可以实现对大学生的人力资源调配,对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具有启发作用。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4 年 06 期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释放出巨大经济效能,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国家政策倾斜使资金、人力资源等不断流入较发达地区,造成东部对西部、沿海对内地、城市对农村的“虹吸效应”,区域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通过“项目制”实现财政资金的再分配,以“反哺”地方财政、调节和平衡社会分化;“项目制”成为国家资源“自上而下”配置的重要渠道(渠敬东,2012;周雪光,2015)。财政转移支付能缓解经济和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区域发展失衡,但不能改善人力资源的区域分配失衡。在中国,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不断流入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地区缺乏青年劳动力(尤其是青年人才),出现“空心化”现象。人力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中西部地区(包括山区)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动员人力资源、引导人力资源“回流”到欠发达地区,成为党和国家在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关注对大学生青年人才的动员和调配,尤其是如何吸引青年人才到欠发达地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①自2003年起,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②(以下简称“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服务基层项目,中国每年有数万名大学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开展服务。

       作为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西部计划”等不单纯依靠行政力量的强制推动,也没有过多经济方面的激励。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发挥动员作用,使得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项目、自发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工作?这些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吸引青年人才(尤其是大学生)服务基层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战略。中国基层就业政策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对参与者的动员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从以往以国家安排、政治动员为主转变为现阶段以项目动员为主。

       (一)动员青年服务基层的发展历程

       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动员青年服务基层的相关政策日益完善。这些政策大致经历了政策孕育期、起步探索期、规范建设期以及继承完善期几个阶段,政策内容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具体化(钟云华、刘姗,2021)。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进行。党和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治运动,以此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国家目标;这一时期的政治运动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提高生产率的经济类、改变思想方式的意识形态类以及铲除“敌对阶级”或集团的斗争类(孙培军,2009)。

       从1967年到1979年,在党和国家的号召和推动下,中国大约有1650万名知青到农村地区;同时不断有知青返城,构成大规模的城乡劳动力“对流”(潘鸣啸,2005)。在当时,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以政府指令性计划为主,国家发挥绝对主导作用;国家主要运用“柔性的”意识形态动员和“硬性的”城乡制度设计两种方式实现政治动员(沈东,2018),推动青年到基层工作。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中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逐步重回正轨,在“统包统分”政策下调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1985年后,这种“统包统分”政策开始发生变化,主要由大学毕业生本人选报志愿、所在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钟云华、刘姗,2021)。

       在198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始从欠发达地区流入沿海地区,市场力量逐渐成为推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力量(郭冉,2019)。虽然国家教委强调高校毕业生分配要面向基层,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收入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问题,导致劳动力从乡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和东北等欠发达地区流入东部沿海地区。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和国家统筹规划,动员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流入欠发达地区,力图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现阶段,中国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活力的激发强调对社会力量的动员,但很难通过与“上山下乡”时期相类似的强制性动员方式调动人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等青年人才到基层就业的意愿较低(代懋,2020)。已有研究表明,新县城青年回流择业具有首选稳定体面的公职工作、职业选择呈现家庭代际传递、职业与专业匹配度较高等特征,而主要的困境在于县城消费、教育和文化供给侧先天不足;政府应精准施策,使县城等基层成为精英人才“回得去的故乡”(刘天元,2019)。

       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如何吸引青年人才到基层就业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因素。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同年,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④,落实相关优待政策。此后,“专项计划”成为推动青年人才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后,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国家大力推动青年人才到基层就业,尤其是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