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伦之旅》看父子亲情

作 者:
李燕 

作者简介:
李燕,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原文出处:
家庭教育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0年,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拍摄了影片《天伦之旅》(又译《一切都好》),讲述一个老父亲探访和“参观”五位让他骄傲的子女却失落而归的故事。时隔19年美国翻拍了这部影片,片名同样是《天伦之旅》,父亲的身份是一位退休的线路检修工,由“教父”罗伯特·德尼罗主演。2016年我国也翻拍了这部《天伦之旅》,由张国立饰演的退休地质学家管志国辗转各地探望他的“大孩子”们,故事同样笑中带泪。三部影片采用相同的故事架构,都是退休鳏居的孤独老父亲千里迢迢去探访和追寻儿女们各自的生活轨迹,目睹了他们充满艰难、无奈的现实人生,并发现孩子们的生活与他的期待相去甚远。三位导演在讲述这个无奈、伤感而又笑中带泪的故事时,都加入了各自的民族风情、生活细节和社会思考,因此各有千秋。相较之下,2009年美国翻拍的《天伦之旅》特色更加鲜明。

      影片回顾

      在该片中,老伴去世后,弗兰克独自一人踏上旅程去看望他的四个孩子,他们都在外地,从事着画家、指挥家、舞蹈家和广告人的工作。他第一站去纽约看望最引以为傲的大儿子大卫,但是大卫一直没有回家,他只能在楼下画廊里看看大卫的作品。第二天,他匆忙赶往芝加哥看望大女儿艾米,艾米已经和丈夫分居却因父亲的到来装作幸福的模样。隔天一早,艾米在送父亲去车站前带他参观了自己的公司,弗兰克高兴地用老相机拍下女儿的工作照,尽管察觉到女儿的隐瞒,但看到女儿事业有成,他还是开心地前往第三站——去丹佛看望二儿子罗伯特。弗兰克直接前往儿子的乐团,他原以为儿子是个指挥家,没想到儿子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鼓手。儿子以去欧洲巡演为由婉拒弗兰克留下,弗兰克没说什么,当天乘火车赶往小女儿罗西所在的城市。罗西得知消息后,特地租了豪华加长版跑车来接他,还给他准备了一个大房间。但弗兰克无意中发现这大房子是女儿借的,而罗西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得并不好,他默默地看着,没有戳穿。

      不难看出,影片主题并非为了表现老人孤寂的暮年生活,而是聚焦对亲子关系和家庭亲情的深层思考。如同大多数父母一样,弗兰克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出人头地,个个都有远大前程,孩子们背着这份沉重的期望背井离乡,为梦想和父亲的期待打拼。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功,他们平平淡淡地生活着,也遭遇婚姻的不幸和事业的落魄,但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他们都选择了隐瞒,只是匆匆说一句“一切都很好”,看似隔膜、敷衍,其实是不想让父母担心。因此在片中,弗兰克的期盼和夸耀与儿女们为隐瞒真相编造的各种借口、假象构成矛盾冲突。

      全片叙事自然流畅,人物真实生动,毫无生硬矫情之感,让人慢慢陷入深深的感动与反思。

      因为缺少必备药品,弗兰克不得不尽快登上回家的航班。在颠簸的飞行中,他心脏病发。醒来后,他已躺在医院里,三个孩子都赶来,但仍旧没有大卫。儿女们终于告诉了他真相,原来大卫并没有成为有名的画家,他过得并不开心,不久前因吸毒过量去世了。这个消息让弗兰克无比心碎,他不明白自幼与他亲密无间的孩子们为什么一直对他隐瞒。对此小女儿吐露了心声,那是因为父亲对孩子们的要求太高,而且总喜欢说自己工作多么辛苦,他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这让他们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他们自认为没有像父亲期待的那么优秀,因此多年来他们有意回避父亲,有不顺心的事只对妈妈倾诉,而给父亲留下“我很好、很成功”之类的善意谎言和慰藉。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可以为他们提供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但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只有当这种期待的目标设置在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稍微高一点的情况下,才能有助于他们的提升。为了让孩子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大部分中国父母对子女普遍抱有过高的人生期望,他们单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给孩子设立了种种理想化的愿景期待,提出了孩子无法达到的过高目标、要求,而忽视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结果让孩子的自信、意志不断被磨损,与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以致产生一系列与美好期望相悖的负面影响。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中肯的建议,但应当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孩子。

      影片另一个强烈的戏剧冲突是弗兰克在旅途前后段的情绪和内心变化。在影片前半段,他一直处于开心、兴奋的情绪中,一面回忆年轻时与儿女的幸福生活,一面满怀欣喜地盼望着与儿女团聚,他满怀骄傲向别人炫耀儿女的行为和语言让影片带有几分轻喜剧的味道。而在影片的下半段,随着他受到的拒绝和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直至沉默寡言。但亲子之间血浓于水,弗兰克与孩子们的关系在彼此坦诚地交流之后最终得以弥补和恢复。影片的结尾是第二年圣诞节,孩子们都回家了,还带了各自真正的伴侣,弗兰克一家其乐融融。此时的弗兰克终于悟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与父母的期待相比,儿女的幸福和快乐更为重要。事实上对父亲来说,一个画家儿子和一个油漆匠儿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于是他释然地来到妻子墓碑前,告诉她“一切都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