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2022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既要紧密结合也要做到协调一致。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家长与学校在协同育人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与主导作用。相关政策的陆续密集出台,表明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本研究拟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透视家校共育在一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有效激发并维持家校共育的内生动力,拓宽推进家校共育高效协同的新思路,为家校共育的实践路径优化提供借鉴。 互动仪式链理论及其启示 互动仪式链理论从微观层面提出互动仪式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活动,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基点。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柯林斯解释了发生于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互动如何在参与者的“情感能量”驱动下启动、推进并结束(失败或成功)。家校共育指家庭与学校之间形成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因以共同形成的育人情境为载体,可被视为一种互动仪式,在此仪式中,家校双方能够在互动行为中获得情感能量,进而影响家校互动仪式结果。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内涵解读 1.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 柯林斯认为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互动仪式(IR),需要包含四个核心要素。一是身体在场,指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个体聚集于同一场所中,小范围内即时即地发生面对面的互动,进而产生互相影响,成员直接的身体在场会形成机遇,是互动仪式形成的前提。二是局外人设限,要求处于相同场景下的群体成员能够清楚地辨别参与者和局外人,认清成员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外界干扰以更加明确自身立场。三是共同关注,指成员在互动中将注意力明确地集中于共同的事件、对象和活动上以获得共同关注的焦点,以此达成共识,推动互动仪式开展。四是共享情感,即群体中个体成员之间相互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产生高度的情感能量,内驱促进互动仪式的成功。 2.互动仪式的内驱动力 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过程中重要的驱动力。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涂尔干认为个体通过群体集会不断刺激和更新这样的感受,形成并提高互为主体性,进而在某一时刻产生共同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是稍纵即逝的,个体难以表现并维持,除非把其具体体现在某一个对象上,使其成为一种象征物,具有像名词一样的永久性。当群体塑造了群体符号时,成员共享共同的情绪或体验就会频繁出现,随之能够产生并维持自身高度体验的情感能量,进而在心中形成善的概念并将其转化为道德感。与之相比,戈夫曼最显著的观点是每个个体的自我都是在情境中被树立起来或被建构的,其受社会道德秩序的制约,他虽没有特意强调情感能量的作用,但他认为仪式是个体必须捍卫其行动的符号意义的方式。基于两位学者的观点,柯林斯把情感视为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认为情感能量类似于心理学中“驱力”的概念,具有特殊的社会取向,并强调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个体所拥有的对于群体的仪式团结。在情感能量的驱动下,互动仪式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体验,表现为个体采取行动时持有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并进一步形成群体团结,意为个体产生的一种成员身份感觉。而长久的内生情感依赖于群体符号的塑造,即能够使成员感觉到自己与集体相关的标志性象征物,进而共享情感、自觉内化群体符号,并将之转化为维护群体中正义的行为准则。 3.互动仪式的生成过程 柯林斯在对四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时进一步提出仪式的生成过程。首先,仪式主体通过亲身在场发挥其神经相互协调的作用,容易察觉他人的信号和身体表现,能够快速捕捉他人的姿态和情感,利于获取感染力较强的情感性行为体验,让自身在采取行动时满怀热情、富有力量、充满信心等积极情感。其次,对局外人设限相当于群体成员被纳入一个已排斥了局外人屏障且相对“封闭”的互动情境,让群体成员在该情境中彼此互通心意,相互关注,增强个体对成员身份的认同感,进而维护群体团结。再次,共同关注可获得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实现节奏的同步,获得共同的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情感能量得以有效维持且避免流失,进而有利于实现群体符号的塑造。最后,当情感共享达到一定程度时,成员会产生强烈的道德感即对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和尊重群体符号的执着追求,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由此形成一个完整而强大的互动仪式。 基于此,本研究将互动仪式的运行机制提炼为以情感能量为核心进而驱动并激发互动仪式再生出相应的仪式结果。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其一,主体通过身体在场唤醒情感能量进而产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其二,在对局外人设限中产生情感能量进而维护群体团结;其三,主体在共同关注中维持情感能量进而塑造群体符号;其四,主体在共享情感中强化情感能量进而形成道德感。四个环节的完备促进整套互动仪式的成功。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家校共育生成过程的启示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剖析,聚焦家校共育场域,可相应建构家校共育仪式的生成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家校共育仪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共育主体的实质性参与经历、教育职责权限、全面育人愿景、积极情感互通,分别作用于情感能量的唤醒、产生、维持与强化,促进主体产生共育情感体验、维护共育群体团结、塑造共育育人符号、生成共育道德自觉四种结果,进而促进家校共育仪式的成功,协同致力儿童高质量发展。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家校共育的问题反思 一、身体在场形式化,情感体验受限 家校实践活动是家校双方开展合作共育的重要途径,是由双方身体在场而产生的一次次互动行为所构成。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柯林斯指出主体没有亲身到场就难以表示对群体参与的见证并参与集体的响应,情感体验受限,无法形成互动仪式。而家校共育实践中明显存在主体互动内容与形式的局限,导致主体身体在场的形式化问题凸显,具体而言,一方面,学校在组织家校活动时规行矩步,以矫正学生的问题性行为或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目的,拘泥于家长会、家访、约谈等传统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围绕儿童在校学业表现而展开,多元化体验式的家校活动匮乏及活动内容偏狭,导致身体在场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家校双方交流形式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对家长的单向对话展开,教师在对话中拥有主导性话语权,是信息或意见的传递者,而家长是信息的接收者或意见的采纳者,双方缺乏有效互动与反馈。身体场的形式化问题将导致主体难以有效聚集且参与集体响应,无法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