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若是问起他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兴趣班,他们大多会说是因为孩子做事没什么耐心,所以想让孩子学点技能来提升专注力。可见,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备受家长的关注。 专注力的确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专注力好的幼儿在学习方面往往表现得更好,专注力差的幼儿学东西往往比较慢。如今,一些幼儿园也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但是,盲目给幼儿报各种兴趣班真的对提升专注力有所帮助吗?幼儿的专注力要怎么评估呢?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干预以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呢?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教师和家长应如何在教育中捕捉生活微光,正确解读幼儿的专注力,有效提升幼儿的专注力。 评估幼儿的专注力要从兴趣点切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家长是通过幼儿的短暂行为来解读幼儿的专注力的。例如,看到孩子吃饭不老实,一边玩一边吃的时候,家长就会评定孩子专注力不好;看到孩子读绘本读了不到一半注意力就分散,怎么哄都不肯好好看书的时候,家长就会评定孩子专注力不好;看到孩子画画涂色时敷衍了事,潦草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家长又会评定孩子专注力不好……这样的情况在家庭教育中比较多见,甚至在幼儿园中,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对比。笔者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别人的孩子坐着玩可以安静地玩半小时,而自己的孩子却十分钟都坐不住,还喜欢乱放玩具,把家里搞得一团乱,相比之下,自己的孩子的专注力简直糟透了。 由种种情况分析得知,家长对幼儿专注力好坏的判断依据往往是“对一件事能不能保持长时间的关注”。其实,对幼儿来说,能否对一件事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除了专注力,兴趣也是尤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笔者建议家长以幼儿的兴趣点为抓手去评估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比如,很多家长会困惑怎样才能让孩子专注地阅读绘本?其实很简单,家长在讲绘本时可以把自己代入角色中,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一来,幼儿就会兴致高涨,更认真地阅读绘本。同时,家长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这样幼儿对绘本的专注力也会提升。当然,玩是幼儿的天性。在平时,家长也可以多做一些能提升幼儿专注力的游戏,如拼图、舒尔特方格、叠叠乐等,让幼儿想玩、爱玩、会玩,从而不知不觉提升专注力。教师要让家长了解到,要想让幼儿具备良好的专注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如当幼儿专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干扰幼儿,耐心地等幼儿把事情做完,让幼儿逐步养成耐心做完一件事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再与家长交流情况时,有的家长反馈说“孩子现在听到好听的音乐时可以专注学唱”,笔者告诉家长这就是幼儿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的表现。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实施课程游戏化,正是基于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专注于学习。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看动画片或玩网络游戏时,幼儿不用管束就能专注于其中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不是幼儿专注力好的表现,相反,过度的屏幕刺激会降低幼儿在学习和其他事情上的专注力。 了解幼儿有限的专注时间 教师和家长除了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评价幼儿的专注力,还要对幼儿的专注能力进行科学客观的认知。年纪越小的幼儿,专注力往往越差。比如关于幼儿能够专注于玩玩具的时间,2-3岁的幼儿往往是5-8分钟,3-4岁的幼儿往往是8-10分钟,4-5岁的幼儿往往是10-20分钟。这是由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决定的。此外,在相应的时间内幼儿也不一定仅专注于一个玩具上面,有时幼儿会在几个玩具之间流连,如先玩了积木2分钟,又去玩乐高3分钟,接着还去玩拼图1分钟,最后又玩回积木。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归为“做同一件事”。因为幼儿能够想到再去玩之前玩过的玩具,表明他们并非不专注,只是专注力在几个玩具间转换罢了。也就是说,我们判断幼儿专注力是否足够,并不一定是看幼儿能否一直玩同一个玩具。另外,我们也要理解为什么幼儿的专注力会在几个玩具之间转换。首先,我们给幼儿提供玩具的选择可能太多了;其次幼儿对这些玩具都有新奇感,无从选择;最后,我们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给幼儿提供玩具,有的玩具的使用难度超过或低于幼儿的能力。 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一名幼儿都是独立、鲜活的个体,教师和家长不能对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估,要对幼儿有耐心,充分理解和认识幼儿的性格。教育是活的,教师和家长教育幼儿,就要随着幼儿的需要来转移。尊重幼儿成长的自然规律,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过度作为,过犹不及。当幼儿出现特别懒、习惯不好、总爱对着干、不爱思考、坐不住、信心不足、产生厌学情绪等情况时,教师和家长不要急着责怪幼儿,而是要了解让幼儿“败下阵来”的隐性原因,要反思平时是否注重幼儿的习惯培养以及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否忽视了幼儿阅读、计算、运动等基础能力的培养等。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和家长也不要放任不管,或者管不了就放弃。这时,先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幼儿做出了什么行为,而是要好奇、共情、试探、关心幼儿,去了解幼儿的动机和想法是什么。找出幼儿行为的隐性原因后,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幼儿重新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感。当教师和家长真正了解幼儿时,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教师和家长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