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回应孩子的情绪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百事通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4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不久之前,在我身边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使得我感触颇深。亲戚家一个上初中的男孩,跟爸爸起了冲突,哭着说:“我在家已经很勤快地做事了,为什么你永远对我不满意,总是瞪我、吼我?”在场的两个长辈都在劝孩子,结果孩子妈妈来了句:“这点事哭什么?不管怎样,他是你爸,有权力管你。”我赶紧打断她,告诉孩子:“你说得很好,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想哭就哭吧,不要憋在心里。”在大家的安慰下,孩子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并决定以后多跟爸爸沟通,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哭闹、发脾气,是常有的事情,对此家长们都不陌生。然而许多家长见不得孩子有负面情绪,就像上文中的妈妈一样,第一反应是否定、批评孩子,甚至再加上一堆大的道理,结果适得其反。

      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发展及情绪管理能力。

      经常在网上看到“90后父母带娃”的视频,视频中,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年轻的家长就在旁边一动不动地看着,任凭孩子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也许很多家长都赞同这样的做法:孩子哭闹,别理他,他知道没用,过会儿就不哭了。但事实是,这种漠视和“冷处理”,会让孩子觉得:我的感受一点都不重要。次数多了,孩子会产生深深的无助感,如果继续被漠视,他可能会采用过激的方式表达情感,比如发脾气、摔东西、打人,或者收起自己的情绪,扮演父母喜欢的样子,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发脾气就心烦,想要孩子赶快停下来,于是就否定、打断孩子:“这点事有什么好哭的,就知道哭!”“年纪小,气性还这么大,你再这样我哪里也不带你去!”家长总认为孩子的情绪微不足道,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孩子得不到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对父母失去信任,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二

      关于人的感受和情绪,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感受,或者说情绪,就像是送信的客人,每一封信,都来自我们的内心,它要告诉我们一些信息,每一种‘负向感受’也都有它的正向意义。比如,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悲伤可能提醒我们珍惜,生气可以推动我们去做出改变……既然是客人,如果我们以礼相待、收下并好好读读这封信,客人就会走了。但如果闭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就会一次次地不请自来,怕你听不到,还可能敲门、砸门,甚至撞门。”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大人的有着同等分量,这是他们重要的成长体验,应该被认真对待。未被妥善安放的情绪,不会消失,会在孩子心中郁结,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激烈、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这样不利于孩子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只有允许孩子将情绪表达出来,家长才有机会发现孩子的问题、了解孩子的内心,及时提供帮助。

      家长接纳、疏导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感到被看见、被重视,能够肯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生出勇气和积极的能量。所以,当孩子坦诚地表现出情绪,是一件好事,也很可贵,说明他足够信任你,也是在呼唤你的爱和帮助。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曾指出,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即情绪敏感力。而影响情绪敏感力的因素,主要看他小时候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当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正确回应,会让孩子尽快平静下来,学会如何释放情绪、控制情绪,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之后再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或规范其行为,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三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说过,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实现全部的愿望。孩子年龄小,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加上表达能力的欠缺,做不到像成年人那样的冷静、淡定。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焦虑、烦躁,于是通过发脾气、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想要获得成人的关注和同情。比如想要玩具家长不给买;想要妈妈立刻抱抱自己,妈妈一直没抱;想要出去玩,家长不让等等。在这些时刻,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无论能不能满足孩子,孩子的行为对不对,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让孩子明白:我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不代表我不好。

      有些家长会觉得,总是顺着孩子的情绪,会不会惯坏孩子。其实不然,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教孩子规矩并不冲突。如果家长能够做好第一步,会发现,孩子渐渐冷静下来,能听得进父母说的话了。这就是接纳和理解的力量,孩子获得了安全感,就会卸下心理防备和攻击性。此时,家长再去引导孩子,效果会更好。

      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就诚实地告诉孩子原因:“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不能每次来都买玩具,这次我不想给你买了。”“如果你还是想哭,我在这里陪着你。”如果是需要规范孩子的行为,就告诉他具体是哪里错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比如,其他小朋友抢了孩子的玩具,孩子情急之下动手打人。家长可以告诉他:“我知道,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但是打人是不对的,别人会很疼,对不对?下次你可以大声对他说‘抢东西是不对的,请还给我!’”如果孩子每次遇到事情就爱发脾气、暴躁、乱摔东西,就教会他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打枕头、听音乐、在纸上乱画、深呼吸……总之不伤害自己和他人。

      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慢慢地懂得控制情绪,通过合适的渠道释放情绪,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