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有时需要慢慢来,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生活中父母和孩子存在年龄、生活经验、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等代际差异,因此双方无意间会处于“不对等”的状态——父母习惯性地以“过来人”的身份教导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这样做,要那样做”“快一点,再快一点”,懵懵懂懂的孩子却常常跟不上节奏。此时,父母或被气疯或失去耐心,但如果放慢脚步、等等孩子,一定能遇见意外的美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第八项提出的“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强调的正是家庭教育中亲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重要性。那么,父母如何与孩子实现共同成长? 一、“慢”下来,做“足够好的父母”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会以成人的标准试图将孩子打造成“完美”的典范。事实上,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重复、渐进的“试误”过程,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和不同的天赋。父母需摆正心态,试着让自己“慢”下来,适应孩子的发展节奏,这是亲子共同成长的基础。 父母如何“慢”下来?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的概念,倡导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做“足够好的父母”——不追求做到“最好”,只要达到60分即可。对此,父母要做到:一方面解读并合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正视和反思自己的不足,给孩子适当留出体验挫折、应对问题的空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用平和的心态接纳和包容孩子 人难免“犯错”,过度的批评和指责只会让人感到被否定与伤害。“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年幼的孩子也一定会“犯错”。对此,父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理解孩子遇到的问题,给予他们试错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优势,信任他们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积极地与孩子一同思考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经验、实现共同成长。 2.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每个阶段有其独特性和不同的发展需求,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6岁的孩子处于从家庭走向外部社会的过渡期,他们的“第一需求”逐渐从“安全感”转向“独立自主”。 3岁之前,孩子极其依赖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父母应与孩子建立和谐、温馨、稳定的亲子关系,与孩子一起发现世界,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和自信心,为其后续自主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础。 3-6岁的孩子逐步产生自主意识,开始认知自我和周围世界,并希望在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能力。父母应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边界”,不过度干预孩子,让他们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尝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时常自我反省 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心智成熟方面的差距,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会带有权威主义观念,常常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习惯将主观的想法、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按照自己预设的样子成长,有时也会因孩子短时间内达不到“标准”而陷入育儿焦虑。 自我反省是成为“足够好的父母”的关键一步。一方面,父母应将评价的焦点从孩子转向自身,不时停下来反省自己的行为,调整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独特优势——天真可爱的童心、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性强等,与孩子构筑平等的“学习共同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二、走进孩子的世界,共同跨越“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面对成长的难题,父母也会遇到生活的烦恼,这些“挫折”恰恰给亲子共同成长提供了合适的契机。父母可以试着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一起跨越“挫折”,亲历共同成长的美妙旅程。 1.共情孩子的“挫折” 大圣3岁。离园时,老师告诉大圣爸爸:“大圣今天尿裤子了。”在回家的路上,大圣一直低着头,爸爸见状,马上停下脚步,蹲下身子,摸着他的头轻声耳语:“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爸爸小时候也尿过裤子。”大圣听后抬起头,将信将疑:“真的吗?”看着爸爸点头回应,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知形成的初步阶段,他们开始建立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尿裤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并不鲜见,他们会因此产生尴尬、不安和耻辱感。如果父母一味地批评或指责,会进一步带给他们心理压力。 在面对孩子的“挫折”时,父母可以通过“曾经的自己”与孩子产生共情,以此建立平和的心态,帮助孩子消除尴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进而营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大圣爸爸通过回忆童年的相似经历,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采用停下脚步、蹲下身子、轻声耳语等方式进行亲子对话,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通过坦然述说“小时候也尿过裤子”,向大圣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尿裤子”是一个正常的成长经历,以此拉进父子之间的距离,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增强自尊心。 2.和孩子共同“还原”真实场景 晚饭过后,爸爸和大圣如往常一样分享当天发生的事,自然将话题引到了“尿裤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