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的跨国史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思婕,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全球史评论

内容提要:

跨国史研究不论是其“跨国主义”的内核、对“大数据”的使用,还是对“微观个体”的关注,都与数字人文方法的特性不谋而合。前者强调跨越国别的全球视角,后者需要跨越学科边界的学术思维,二者都彰显了当下全球化数字时代对人文学科的新要求。数字人文和跨国史研究作为方法论,必然会持续地相互吸引和影响,因为使用数字资源、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方式已经重新塑造了历史学家思考历史的方式,从而也影响了他们追寻历史意义的路径。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参与者都不能用轻视或回避的态度来迎接“数字转向”,因为知识生产的框架条件已经变得数字化,并由算法塑造。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2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21年10月,在慕尼黑大学举办的第53届德国历史学家大会上,①“数字史学”作为独立板块,备受学界瞩目。由德国历史学家协会“数字史学”工作组(Die Arbeitsgemeinschan für"Digitale Geschichtswissenschaft" im Verband der Historiker und Historikerinnen Deutschlands,以下简称AG)②组织的数字实践实验室(Digitales Praxislabor)成为大会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家大会是德国历史研究的风向标,③数字史学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充分说明了德国历史学界对该研究路径的关注。实际上,AG在2012年德国历史学家大会上就正式成立,目标是以历史学的标准与未来发展方向为指导,致力于评估、挖掘和利用数字人文在历史学术方面的潜力,同时也为从事历史及其邻近学科工作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在学术上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参与数字实践实验室的学者,很多来自德国本土之外的历史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涉及德国的跨国史课题。他们不仅参与了几乎所有板块,甚至承担了主持人的角色。巴黎德国历史研究所(DHIP)副所长马雷克·柯妮茜(Mareike Knig)博士主持了“拓展解释空间——用数字资源和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挑战”板块;伦敦德国历史研究所(GHIL)所长克里斯蒂娜·冯·霍登伯格(Christina von Hodenberg)教授主持了“当代历史研究的社会数据:我们如何建立数字基础设施?”板块;华盛顿德国历史研究所(GHI)西蒙妮·莱丝茜(Simone Lssig)教授主持了“流动性和连通性:来源批评与数字研究紧张关系领域中的数据来源、方法和诠释学的挣扎”板块;卢森堡大学当代史与数字史学教授安德烈亚斯·菲克斯(Andreas Fickers)发表了主题报告“数字诠释学——‘数字转向’给历史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④

       巴黎德国历史研究所、伦敦德国历史研究所,以及华盛顿德国历史研究所都是受马克斯·韦伯基金会(MWS)支持的德国海外人文机构。⑤该基金会是德国法定的十大基金会之一,受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署(BMBF)的监督,其研究所全部设在海外,专注于促进前沿研究,以高度开放的态度支持新方法和新方向。旗下11个研究所完全独立,除了上述三家德国历史研究所,还设有巴黎艺术史德国论坛(DFK Paris)、莫斯科德国历史研究所(DHI Moscow)、罗马德国历史研究所(DHI Rom)、华沙德国历史研究所(DHI Warsaw)、东京日本学德国研究所(DIJ Tokyo)、德里马克斯·韦伯南亚研究论坛(MWF Delhi)、贝鲁特东方学院(OI Beirut)以及伊斯坦布尔东方研究所(OI Istanbul)。马克斯·韦伯基金会旨在通过名下活跃的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德国与东道国或地区之间的理解和联网作出贡献,促进专业文化的对话,将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术和非学术人员聚集在一起,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国际化,从其机构设置的分布可以看出,马克斯·韦伯基金会对跨国史的议题具有强烈的兴趣。

       跨国史本身可以理解为世界史研究的一种方法论和新视角。首先,它从跨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民族国家的历史,在不否认民族国家的存在的前提下,以整个国际体系甚至文化背景为参照系,专注于研究跨国的个体、非国家行为体和各种无法用民族国家界定的共同体之间存在的跨国纽带,并探索国家间关系以外的网络;其次,因为跨国史概念就是由关注人口、思想、技术、制度等跨国流动的学者所提出的,⑥所以跨国史强调交叉使用多国档案,全球视野成为必备要素。跨国史研究不论是其“跨国主义”的内核、对“大数据”的使用,还是对“微观个体”的关注,都与数字人文方法论不谋而合。前者强调跨越国别的全球视角,后者需要跨越学科边界的学术思维,二者都彰显了当下全球化数字时代对人文学科的新要求。本文以马克斯·韦伯基金会下属的德国海外人文科学机构的历史研究课题为例,对其以数字人文为路径,在本土之外进行跨国史研究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试图探究当下数字人文方法在跨国史领域受到追捧的原因,并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历,对两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 跨国史研究与数字人文的融合案例

       2002年以来,马克斯·韦伯基金会下属的11所海外德国人文机构的数字人文相关历史研究项目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至2021年共计74项,约占所有项目的11%。⑦这些数字人文项目几乎都是涉及德国的跨国史研究,并涵盖了跨国史领域较为常见的移民史、战争史、宗教史、社会史、文化史以及概念史等方面的课题(见附表)。从这些项目可以明显看出:首先,欧洲各国基于相对接近的宗教与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轨迹,在不少历史学领域有天然的跨国研究基础;其次,欧洲移民为主体的构成,也为美国与欧洲间的跨大西洋研究提供了桥梁;最后,欧洲的宗教、移民和文化对伊斯兰教的影响等东西方文化交汇相关课题也在当下全球人口迁移的大背景下格外受到关注。

      

       图1 马克斯·韦伯基金会数字人文项目数量变化趋势⑧

       不同地区的德国历史研究所,其数字人文项目课题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罗马是世界天主教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而罗马德国历史研究所的课题往往与教会史和中世纪史有关;美国被视作“民族大熔炉”,华盛顿德国历史研究所一直特别关注德裔美国人和移民史研究;巴黎是欧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欧洲最大都会区、艺术家的聚居地,巴黎德国历史研究所和巴黎艺术史德国论坛两所机构的项目也相应地多以巴黎自身的城市史、移民史和艺术史为研究对象。“合作”也是德国海外人文科学机构数字人文项目立足的关键点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其下属各机构间在诸如两次世界大战等全球性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项目中的合作(附表编号5、21、55),还体现在与外部机构的协同拓展,这些项目多与德国或当地高等教育机构、博物馆及档案馆等共同完成,例如巴黎艺术史德国论坛的“黎塞留地区的历史”项目⑨,与法国国家图书馆、索邦大学、法国国立巴黎高等学校、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法国国家艺术史研究所以及法兰西银行开展合作,追溯了黎塞留这一包括了卢浮宫、加尼耶歌剧院在内的众多文化名胜的地区的发展史。项目的第一阶段(2019-2020年)主要对历史城市地图进行数字化索引,从目录和年鉴中自动提取数据,并对数据集进行初步比较;第二阶段(2021-2022年)在法兰西银行的支持下,对巴黎各机构(法国国家图书馆、卡纳瓦莱博物馆、巴黎市历史图书馆等)持有的图标语料库进行清点,选择性地说明城市景观和街道,并将其以照片、建筑图纸、时尚印刷品、广告传单等形式进行数字化。该机构的“巴洛克时期德意志游记中的巴黎和凡尔赛艺术与建筑”项目⑩,则是和法国的兰斯大学(URCA)、凡尔赛宫研究中心(CRCV)、德国下萨克森州州立暨哥廷根大学图书馆(SUB)合作,并由法国国家研究署(ANR)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共同赞助,以1685年至1723年间,德意志建筑师和外交官前往法国的六份报告为基础,最终将搭建一个带有丰富注释的数字门户网站,并向公众开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