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2;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23)06-0065-12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23.06.006 一、引言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式的自动化升级浪潮。据统计,中国自2013年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销售市场,增速蝉联全球第一;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达到322台/万人,成为全球排名第五的国家[1-2]。所谓“机器换人”,即以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设备代替原本由人工从事的生产作业。在自动化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助力之下,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不断推进,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产业就业人口不断下降,人均劳动生产率已实现翻倍[3]。青年劳动者是中国产业队伍的主力军,自动化技术对于该群体就业造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自2017年起,中央及国家各部门陆续提出了提升职业技能、建设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技能社会等一系列目标和举措,意在提升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以人才驱动技术创新,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产业政策的主导思维由过去的依赖“人口红利”迈向如今的打造“技术红利”“技能红利”。这无疑是一个国家制造业不断强大的表现,但由此却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目前制造业普遍推行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自动化升级,那么如何在这一技术路径下保障劳动者尤其是青年劳动者的就业,并同时提升和发展他们的技能,打造国家所倡导的“技能社会”呢? 回顾自动化技术给制造业劳动者带来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部分岗位的替代或创造效应,二是对劳动者技能的影响。二者常被视为两个单独的问题被讨论和研究——前者指代的是就业的问题,后者则对应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目前社会大众更关心的往往是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对后者的关注则较少。然而,在制造业实施自动化升级的过程中,对岗位的替代或增加以及对工人技能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向——“机器换人”的过程中会替换工人的某些技能,从而导致原有岗位的消失;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另外一些技能需求,从而创造出新的岗位。二者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如果某个企业机器替换掉的岗位和削弱的技能多于其增加的岗位和提升的技能,那么该企业的自动化升级对其整体工人而言具有负面影响;反之则具有积极的影响。 基于以上考量,本文考察了近年来实施了自动化升级的制造业企业,并分析其在自动化升级过程中对岗位的替代或创造效应,以及对青年工人技能的影响。通过对二者关系的阐述,本文发现,自动化和机器人化的技术变迁方式必然导致人工岗位的减少,即导致制造业整体就业人数的减少,但不同企业岗位减少的数量、比例、进度与其对工人技能的管理策略有关。本文将企业所采取的技能管理策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技能替代式——通过引入自动化机器降低对大量核心岗位的技能要求,只发展和保留与机器维护相关的岗位技能,其结果是机器取代了大量技能工人的岗位;另一种为技能偏好式——认为人工技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推广自动化的同时重视对工人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其结果是在整体岗位总量不变或小规模调整的情况下实现产能的大幅提升,技能型工人所占比例增加,技能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对这两类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管理工人技能策略的比较,或许我们可以探索出一条更有利于实现技术和工人同步升级的发展路径。 笔者在2018年至2021年陆续访谈和实地调研了广东省三十余家制造业企业,其类型涵盖大、中、小规模,以及民营、合资、外资、国有等所有制性质,涉及行业多达十余种。这些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自动化的技术改造。通过个人访谈、小组座谈、车间参观、长时间的车间参与式观察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企业实施自动化前后的人力资源调整,管理层、工人、技术人员等对于自动化的看法和态度,以及车间生产线经历自动化改造前后的观察和记录。本研究所访谈的工人大多数为18岁到40岁的青年工人,这并非刻意选择,而是由于制造业的工作具有劳动时间长、日夜两班倒、对技能和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等特点,因此长期以来更青睐年轻的劳动力。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挑选了五个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案例,以此来讨论制造业企业在推行自动化技术时所采取的不同管理策略如何对青年工人就业及技能造成不同的影响。 二、关于技术进步影响的争论 (一)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诸如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其对劳动力产生的替代效应。就业或失业效应在经济学文献中已被广泛研究,但结果喜忧参半。弗雷(Frey C.B.)和奥斯本(Osborne M.A.)的一项研究被广泛引用,该研究预测,美国劳动力市场上约47%的工作岗位面临着计算机化和自动化威胁的高风险[4]。后来不同研究人员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但对工作被取代风险的预测各不相同:欧盟国家为54%[5];经合组织国家为14%[6]。其他研究则倾向于积极,如奥特尔(Autor D.)等声称,自动化对其起源行业的就业有直接影响,但会导致其他行业的就业增加[7]。阿齐墨鲁(Acemoglu D.)等承认自动化对劳动力的取代效应,但它已经被“复原效应”抵消,这意味着新技术也为劳动力创造了新的任务[8]。傅晓青等对多个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机器人带来了技术性失业,但机器使用的增加与收入不平等的显著加剧有关[9]。 在中国,关于自动化替代效应的研究也没有达成共识。定量研究的结果往往比较乐观,而案例研究则大多相反。例如,程红等基于雇主—雇员调查的研究估计,2017年机器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替代效应为0.3%,但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4.7%[10]。然而,案例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要严重得多,因为案例研究大多从已经实施自动化的企业计算替代率而非从整体劳动力市场来计算。例如,张艳华发现,由机器人使用导致的企业劳动力减少的比例从10%到70%不等[11]。在黄瑜等的研究中,劳动力削减比例在67%到85%之间[12]。此外,一些学者还倾向于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分析个体被自动化取代的可能性,例如,梁玉成等认为新技术引入会刺激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职业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青年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意愿[13];范长煜等指出年龄大、无专业、教育年限短以及技能培训少的一线工人面临着更大的技术性失业风险[14]。这也说明失业风险与工人的技能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否是线性的因果关系,还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