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23-03-24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68(2023)06-0043-16 1 问题的提出 青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注青年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提出要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提高青年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水平,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建设。 随着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推进,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提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社会逐渐替代传统工业社会形态。互联网凭借跨域属性和资源获取便捷性,已然成为青年社会生产的重要工具,但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数字不平等问题——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最初界定为社会个体接触数字技术的条件机会差距,即数字接入鸿沟(Riggins & Dewan,2002)。随着研究深入,部分学者发现接入互联网的居民在使用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发展出数字使用鸿沟(Van Dijk,2017)。数字鸿沟不仅表现在信息通信技术维度,还表现在由数字鸿沟引起的机会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不同群体在数字接触中获得的使用效益存在明显不平等,数字效益鸿沟概念得以发展(Wei et al.,2011)。 数字鸿沟中的优势群体将利用互联网增加收入、拓宽社交网络、重塑社会化参与,以及增加自身效用和福利,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陈梦根、周元任,2022;Hong et al.,2017)。“技术压力论”的支持者认为数字技术将迅速改变社会生产方式,数字技能劣势的群体难以适应互联网介入生产后的社会形态,进而引发现代适应疾病,直接表现为青年心理健康受损(Wang et al.,2022)。当前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青年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影响青年的就业收入、教育公平、满足感(陈光金,2018)和获得感(陈丹引,2021),深刻影响青年的社会行为和心理发展。 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和中介效应模型,采用工具变量法检验内生性问题后,研究三级数字鸿沟(接入沟、使用沟、效益沟)对青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以期更加深度地理解数字技术发展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及意义,为数字技术发展和青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提供可行建议。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数字鸿沟对民众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到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探究数字鸿沟对青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应立足于数字技术对青年心理的影响机制。“间接关系论”(Szabó et al.,2019)强调数字技术本身不会对青年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效益。数字技术的接触与使用实质是个体在社会中经济地位和社会网络的现实反应,通过角色地位、情感联系等社会性因素作用于青年心理(彭希哲等,2019)。“社会化理论”主张青年是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青年通过数字技术推动自身社会化进程,在社会变迁的压力下调整生产方式,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赵建国、刘子琼,2020)。同时数字技术将激发青年开展社会参与的能动性,从主观层面提高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压力理论”的支持者则认为在社会化进程中,青年的身心健康将受到各种压力源的威胁(杨廷忠等,2022),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感,引发“身份认同危机”(Lannegrand-Willems & Barbot,2015),同时由于学业压力,产生迷茫心理(Ma Y.et al.,2022)。 以上从理论层面揭示了数字技术对青年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现实层面,数字技术对青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个体异质性而存在差异,青年在文化观念、认知形态及个体意志等方面的差异化使其在面对数字技术时存在不同的互动惯习(Bao et al.,2021)。因此数字鸿沟与青年心理健康的研究需以差异化视角为基础。结构主义学派主张应从“接入”“使用”和“效益”三个维度探究数字鸿沟对青年心理健康的影响(Lasserr,2004),以便更好地了解青年在数字时代的心理不平等现象(图1)。
图1 数字鸿沟影响青年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 2.1 数字接入鸿沟与青年心理健康 关于数字接入对青年心理的影响性质及作用机制,社会资本理论从个体和集体两个层面进行解释。 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主要指个体利用其社会交往网络和社会阶层,从中获取生存资源,开展生产活动的能力(纪馨玉等,2023)。“网络增益效应论”认为数字技术推动居民生活方式变革,触发居民创造新生产方式的契机(张文武,2021),重构个体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张京京、刘同山,2020)。具体来说,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能够拓宽个体的社交网络范围和社会资源获取途径,成为青年维持或扩展社会接触的重要手段,从而享受“数字红利”(Jia et al.,2023)。个体社会资本的增加为青年开展社会参与提供了良好的互动氛围,降低心理抑郁的发生概率,心理健康水平随之提升(徐晓雯等,2021;Mellor,2008;Erickson,2011),Shapira(2007)等学者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Cotton(2014)等人利用美国健康与退休调查数据(HRS)考察互联网的使用对中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时发现,相比不使用互联网的个体,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频率增加,心理抑郁发生的可能性下降了33%。“替代效应”的支持者则持相反观点,认为青年在数字接触中将投入大量资源成本,网络活动替代线下社会交往行为,现实社会参与受到负面影响,弱化了个体与社交网络的关联度,其心理健康水平降低(Nie,2001)。Billari(2018)利用德国社会经济数据库(SOEP)数据考察互联网使用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影响个体的睡眠时间,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弱,佐证了替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