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文明史,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会引起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着社会生产与生活形态。一种新的空间形态——虚拟空间应运而生,社会生产、生活正在向虚拟空间纵深拓展与转移。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活动正加快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发展。基于空间的创新呈现对时空、组织与产业的跨界性,重构了创新活动的运作逻辑与价值增效机制,颠覆了既有商业模式、组织形态与生态架构,这些都指向基于空间的创新需要在厘清其特征基础上重塑组织框架与逻辑范式。 社会生产空间的不断拓展与架构迭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空间的生产”[1],这一概念包含“空间中的生产”和“空间的生产”两层含义。“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2],虚拟空间既为人类生活延拓新的社会空间,又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态,是“空间的生产”与“空间中的生产”的叠加融合。虚拟空间有效拓展了空间边界与主体架构,同时,依托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更多的研发与管理活动在虚拟空间发生,颠覆了创新活动主体关系与资源配置的逻辑。 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空间动摇了资源基础观,显著提升了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和可复制性,也推动与创新活动相适配的组织基础和运行方式的革故鼎新。虚拟空间“无形、可塑、可编辑、开放、可转移”的特点[3],催生了创新主体虚拟化、创新要素数字化、创新过程智能化、创新产品的自生长和创新组织自治化[4]。创新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虚拟空间拓展创新活动的边界,重塑创新活动的内涵与形态,加速创新迭代,增加了创新管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虚拟空间增强信息的流动与可视化,突破创新活动的空间壁垒,降低了创新的不确定性,同时,区块链技术能够自动规避选择成本和交易成本[5],通过组织自治提升创新管理的效率。 由此,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冲击了以物理空间为载体的创新管理理论,但当前相关研究还十分不足。既有研究从数字化的视角出发,将虚拟空间视作一种技术手段关注其“虚拟”属性,而忽视其“空间”属性。因此,本文通过解析虚拟空间的内涵与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特征,从“环境—空间—创新”三个维度构建基于虚拟空间创新的研究框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正在到来的虚拟时代的创新管理提供理论新知与实践前导。
图1 2000-2021年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研究论文的发表趋势 1 文献评估程序与框架 本文以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为研究焦点,既关注技术进步对于空间特征的改变,也探索空间演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为全面追踪当前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的相关研究进展、发展脉络与可能的研究方向等,确保本文参考文献的全面性、准确性与时效性,本文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程序。首先,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平台,以“virtual space”“digital space”“online space”“virtual innovation”“digital innovation”“platform innovation”“虚拟空间”“数字空间”“网络空间”“虚拟创新”“数字创新”“平台创新”为关键词,检索包括组织管理、创新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等领域的中英文顶级学术刊物,对2000-2021年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检索。 第二,通过对每篇文献的摘要和全文进行阅读和筛选,删除与主题不符的文献,补充被遗漏的参考文献,最终得到248篇文献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发文总趋势如图1所示。 第三,通过对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与归集,本研究对全部248篇文献主题与主要内容进行了编码和凝练,并对该领域研究主题和内容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总结与归类,如表1所示。
第四,通过对每个主题的核心观点进行系统总结与述评,厘清了虚拟空间的界定和特征,以及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的特征和演化,并形成了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研究框架。该框架的建构是多次迭代的结果,如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遗漏参考文献或关键词,则重新补充搜索和添加,并重复以上文献评估流程。 通过分析结果可知,自从虚拟空间的概念及相关技术诞生以来,已得到了创新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和掌握,本文认为,虚拟空间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颠覆了创新实践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继而挑战了传统创新研究和空间创新的核心假设——创新是有界的,并且具有空间依赖性。而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是无界的,具有时空泛在性,现有研究从创新空间、创新主体、创新组织和创新流程四个方面对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的无界性进行了阐述。首先,虚拟空间具有可延展性、可编辑性、开放性和可转让性的特点[11],使得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可以发生在任意时空中;其次,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的参与主体难以事先界定[4],不同的个体受需求和目标驱动组成创新集体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活动不再集中在企业的研发部门,普通员工甚至用户都成为创新的重要贡献者[6];第三,创新主体的不可界定性促使创新重心和焦点的逐渐外移,使得传统的集中创新变得不再易实现,创新组织转向松散耦合的分布式网络[8];最后,创新的时空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的流程不再是由创意产生到研发,再到市场化的各环节边界清晰的线性过程[12],而是各环节持续交互迭代的过程。由此可知,现有研究已经关注到了基于虚拟空间的创新的空间、主体、组织和流程的空间无界性,但是相关研究较为分散且不成体系,缺乏一个创新理论与空间理论相结合的系统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