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学术体系构建的新路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良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青年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青年学、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学术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要素,也是一门学科得以确立的前提条件。目前,青年学学术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还不成熟,也不完善。建构并完善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学术体系是青年学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概念、理论和方法是一门学科学术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青年学学术体系的构建要从概念、理论和方法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要重视概念在青年学学术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起以核心概念为主、关联概念为辅的青年学概念体系,并加强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其次,要明晰青年学是对青年研究的超越和升华,构建起包括青年发展理论和青年工作理论在内的青年学理论体系;最后,要重视研究方法在青年学学术体系中的支撑作用,构建起实证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两者相得益彰的青年学方法体系。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4 年 04 期

字号:

       不少人把青年学与青年研究混为一谈,以为青年研究就是青年学。青年学学科化之路,可以说是步履艰难。这种状况与中共中央办公厅2016年6月印发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提出的“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学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的“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加强青年学研究”的政策文件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制约着青年和青年工作领域学术研究的科学开展,不能充分地为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走出青年学学科化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青年学研究界要顺应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构建具有知识创新特征的青年学学术体系。学术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要素[1],而概念、理论和方法是学术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是构建中国自主学术体系的主要内容[2]。因此,本文从概念、理论和方法三个方面,结合青年学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系统地阐述如何形成青年学学术体系构建的新路向。

       一、青年学概念体系的构建

       (一)概念是青年学思维的起点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结和概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从客观事物的众多属性中归纳和提炼出其本质属性,从而形成了概念。在学术研究中,概念是人们进行思考、论证、解释和分析的工具,是学科理论和学科思想最基本的一个载体,因此,概念界定及其使用在学术研究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学术性往往首先就体现在对概念的使用上。”[3]理解概念、选择概念、运用概念是人们开展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者应该具有的基本功。各个学科都要构建和分析自己学科内的专业概念。例如,教育学史上但凡提出过原创性教育主张的教育学家,无一例外地都在如“学校”“考试”“教育”等许多教育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上做出过独特的贡献[4]。在众多学科中,一流学者往往是那些在学科概念建设上有独到思考和精准研究,通过思辨理性对本学科核心概念做出过科学总结、提炼和界定的研究者。

       青年学的研究对象是青年存在和发展。青年学概念总结、提炼和界定的过程,就是人们关于青年存在和发展领域思想理论的展开和提升过程。人们对青年存在和发展的科学认识的成果,都需要通过形成概念进行总结和概括。青年学概念是反映青年存在和发展领域特定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首先,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组成其他思维形式的基本要素,即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推理构成论证。青年学概念与判断、推理一起构成了人们在青年学研究的思维活动中,对青年存在和发展领域特定事物进行反映的基本方式。青年学概念界定是否清楚,使用是否得当,会对人们从事的青年学研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界定,随之而来的判断和推理就不可能保证其正确性。其次,青年学概念反映的事物是人们所要认识的青年存在和发展领域的一切事物。青年存在和发展领域出现的各种现象、各种活动、各种事务、各种政策,都可以成为青年学的认识对象和青年学概念的反映对象。最后,青年学概念反映的事物的属性,是指事物具有的各种具体的性质和关系。事物属性的异同是人们认识青年存在和发展领域各事物的基本依据。

       (二)青年学概念的内容

       青年学研究界对于青年学概念有一定的关注,部分青年学著作提出了青年学的具体概念。例如,邹学荣主编的《青年学概论》一书认为,青年学概念主要是“青年学、青年、青春期、青年本质、青年生理、青年心理、青年思维方式、青年行为方式、青年文化、青年价值、青年社会化、青年群体、青年运动、青年婚恋、青年教育、青年成才、青年德育等”[5]。黄蓉生主编的《青年学研究》一书提出,青年学概念有“青年、青年学、青年期、青春期、青年生理、青年心理、青年本质、青年行为、青年社会化、青年价值、青年人生、青年群体、青年文化、青年人格、青年教育、青年运动、青年管理、青年研究,等等。”[6]从这两本青年学著作看,青年学界关于青年学的具体概念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也有一些不一致的看法,这反映出青年学具体概念的不确定性和不成型性。

       哪些概念属于青年学概念,这有一个认定标准问题。现有青年学著作普遍把“青年”两字作为青年学概念的标识,这的确容易辨识,但未必科学,也未免简单化了。应该说,包含“青年”两字的一个概念未必是一个青年学概念,不包含“青年”两字的一个概念也未必就不是青年学概念。青年学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青年学概念不能局限于是否包含“青年”两字,而要看是否与青年存在和发展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是否为研究青年存在和发展所必须,是否有利于构建青年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根据以上三个认定标准,并从青年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看,青年学概念可分为核心概念和关联概念两大类别。

       青年学的核心概念是指支撑青年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包括青年、青年年龄、青年群体、青年本质、青年需要、青年实践活动、青年社会关系、青年特征、青年现象、青年问题、青年成长、青年发展、青年权利、青年价值观、青年思想道德、青年政治引领、青年健康、青年生理、青年心理、青年社会化、青年素质、青年能力、青年教育、青年就业、青年创业、青年婚恋、青年生育、青年文化、青年参与、青年犯罪、青年社会保障、青年家庭、青年社会、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党管青年、青年工作、青年政策、共青团等。这些核心概念呈现出青年学的知识图景,反映了青年学的鲜明特征,划定了青年学的学科边界。

       青年学的关联概念是指与青年成长和发展直接相关、在青年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跨学科概念。这些关联概念包括学习、教育、学生、学校、考试、就业、婚恋、自由、权利、价值观、网络、世代、代沟、奋斗、创新、创业、志愿者、思想道德、政治引领、群团工作等。这些概念尽管不包含“青年”两字,但在其他学科中主要针对青年群体,大多是用在对青年存在和发展的研究中。也可以说,这些在多个学科中都在使用的通用概念,具有鲜明的“青年”特征和深刻的“青年”底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