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配套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卡脖子”的严峻形势,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然而,中小配套企业研发创新面临资源约束、需求不明、评估反馈和应用场景缺失的多重困境,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干勇院士提出,“要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挥大型主机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中小配套企业协作”。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已出现主配协同联合攻关技术的新趋势,为配套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有必要探究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如何促进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 面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创新需求,企业亟需打破单一的创新模式,转向整体、开放、协作的创新模式。现有的企业创新往往建立在多个企业间知识交换和资源共享基础上,已有研究从多个角度证实了这个观点:组织学习视角下的研究显示,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式和探索式的跨界学习实现创新[1,2];资源获取视角下,现有研究证实了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开放式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等途径获取资源实现创新[3-5];社会网络视角下,网络结构和关系强度有利于企业实现创新[6,7]。既有研究围绕技术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只体现了创新资源的单向流动,而这种创新主体间“静态单向”的创新模式不能反映主配协同创新中的双向互动——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除了给配套企业提供资源和技术,还通过创新需求分享和全过程交流互动给予配套企业不断试错、升级和应用的机会。而MOA理论从机会、动机和能力三个层面揭示了配套企业如何抓住主配协同机会,并结合自身动机和能力实现创新的过程,为主配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MOA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多维度的理论框架,强调组织行为结果受到机会、动机和能力三要素的影响[8]。机会反映了利于结果产生的外部条件;动机体现了完成某任务的意愿、兴趣和动力;能力是完成某任务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有研究表明,机会转化程度还取决于动机和能力[9]。对配套企业来说,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通过提供市场信息、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支持,给予了配套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外部机会,同时主配协同创新效果也受到配套企业内部动机和能力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 MOA理论探讨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对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边界条件,丰富了技术创新和MOA理论研究,并为主配协同促进技术创新提供现实指导。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机会层: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与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指的是主机企业参与到和配套企业的协同创新活动中。对配套企业而言,配套企业单独创新面临资源不足、市场信息把握不准和效率低下等多重挑战,而主机企业的参与为配套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带来了重要的外部契机。首先,主机企业的参与有利于配套企业获取主机企业的需求信息,更加明确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细节[10],促成技术升级。其次,配套企业还可以获取主机企业更多的资源与技术支持,加快创新研发,继而提升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此外,主机企业为配套企业的创新成果提供应用场景,分担了创新的风险与成本[11],进一步激励了配套企业对主机企业创新需求的响应,进而有助于配套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和市场双赢。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对于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2 动机层:配套企业创新精神和长期合作导向的调节作用 配套企业的创新精神指的是配套企业对提出和实践可能导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想法的意愿,本质上是配套企业创新动机强弱的体现[9]。企业的创新精神与文化氛围深深影响着企业能否真正激活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者的创新因子,以及影响着能否通过高效协同达成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配套企业创新精神反映了不同配套企业在提出和接受创新想法和产生创新行为方面的差异。创新精神较高的配套企业会更加重视企业员工的创意和新想法,更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创新行为[12]。配套企业创新精神越强,越可能捕捉和抓住主配协同创新的外部机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创新精神较强的配套企业不容易“闭门造车”,会主动获取更多的市场需求与产品生产细节[13],持续深度交流创新想法,进而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通过积极促进主配企业间创意的交流与创新知识的共享,强创新精神放大了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对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配套企业创新精神在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和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长期合作导向指的是配套企业与主机企业保持长期合作的意愿[14]。配套企业的长期合作导向是影响主配协同创新的关键动机因素。协同涉及到资源、技术、行动等多方面的整合,这种整合程度与效果如何会受到双方合作意愿的影响[15]。一般来说,拥有较高长期合作导向的配套企业会和主机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双方具有更高的协作性、共享性和一致性。配套企业会更加重视维持与主机企业的关系,加强双方的互动交流[16],明确主机企业对技术和产品的细节并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主配协同创新的进度,实现互利知识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升配套企业的创新实力。此外,随着长期合作导向的增强,配套企业越会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维持两者的合作关系,主配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越密切、合作程度越深,越利于需求信息和技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即强长期合作导向会促进主机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对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