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育越来越受重视,不少家长为孩子报了绘画、音乐、舞蹈类培训班,希望通过艺术学习提升孩子对美的认知。但同时,家长又无法理解孩子关于美的行为,比如,涂鸦时会画出黑色的花、长着眼睛的风、能飞的房子……其实,这些是孩子表达美的方式,需要我们去认真发现和细心呵护。 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是通过养育者的教育支持,提升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发现、表达和创造能力。美育是一种整合教育,而非单一的学科,杜威在美学上的观点是“相信美存在于世界的任何一个方面”,蔡元培提出“美育的宗旨是塑造全面完整的人”,可见美育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认知在学龄前儿童美育上尤为重要。 幼儿期的美育以艺术教育为核心,通过融合的方式,将美的教育内容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浸润式的实践中获得提升。比如教孩子画“可爱的家”,不仅是绘画视角上的构图、人物和事件表达,更需要通过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和谐快乐的用餐氛围、亲密无间的游戏互动等,让幼儿将自己的经验和体验链接到表达对象(家)上,产生对表达对象内在价值的新体验,从而获得一种愉悦和美好(开心、幸福、喜爱、感恩等)的感受,这种感受帮助他们将认知对象的理性思考和自身的感性体验更好地融合起来,从而让学习变得丰富和生动,生活变得自由和美好。 支持孩子涂鸦 美感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涂鸦是幼儿对美的独特表达方式。小班的孩子就能用油画棒在纸上画出流畅和浓淡不一的线条,让荷叶摇曳的优美意境跃然纸上,他们将观察到的荷叶样态之美和对荷叶挺拔、优雅的情感通过涂鸦作出表达。涂鸦是孩子对身体的自我感知过程,是将手、脑、心不断融合,进行美的体验和创造的过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1.努力“看见”。看见并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内心真正地对孩子的“乱涂乱画”行为抱认同和悦纳态度,懂得他们的涂涂画画是对自我的探究和感知,也是对眼中世界的个性表达。家长可引导孩子到纸上或者特定区域涂鸦,并在涂鸦后与孩子一起整理和恢复现场,保护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表达愿望。 2.用心倾听。尊重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不随意否定孩子的作品,用心去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如,可以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他的作品,用好奇的态度提问:你画了什么?能跟我说说吗?为什么你画的荷叶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圆形?通过孩子的描述,理解孩子认知经验下的真实生活,与孩子的情感产生共鸣,鼓励他形成独特的理解和表达习惯。 3.空间支持。为孩子创设一个可随时涂鸦的专属空间,比如,在大小适宜、光线充足的墙面上设置小黑板、磁性板或者大张画纸,提供水性粉笔、油画棒、马克笔等,满足孩子想画就画的需求。 4.作品呈现。珍视孩子的每一次涂鸦,尽可能多地收集和整理孩子的作品。比如,和孩子一起用裁剪、装框、布展、赠礼、制作相册等方式呈现作品,在家里的玄关、书房、博古架等空间留下孩子表达美的痕迹,真正体现对孩子作品的看见。当孩子随意涂鸦的一朵小花被珍视,装入镜框,置于房间醒目位置,作品装帧后体现出来的美感及被大人重视的幸福感,会成为孩子持续发现与创造美的动力。 挑选衣服体现孩子的审美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人小主意大”,不光自己挑选衣服,还要搭配鞋子。这说明,生活中美的教育内容无处不在,观察、比较、内省和判断的挑选过程,是孩子对美进行体验、审视和调适的经历,也是他与生活的亲密互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获取更美好生活的亲身实践。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为孩子提供更多体验机会。 1.引导观察。孩子喜欢自己挑选衣物,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探索不同场合不同需求的打扮样式,体验穿着的舒适感受等。观察力提高了,孩子对服装的审美也会相应提高,他还会将此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审美上,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2.运用感官。身体力行是获得经验最直接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比让他们有机会运用知觉感官,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来得更具体和深刻。如饲养小动物、种一盆花、观察一年四季社区景色的变化、大家一起聊天气等,都是孩子通过多种感官感受生活中万物的自然特性,获得四季轮转、生命不息的认知,感悟万物生长与变化美的过程。 3.参与生活。美育应该融合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活动中去体验、展现和创造,进而丰富精神世界,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所以,要尽量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家庭生活。比如和孩子一起布置餐桌、整理房间、饭后散步、周末去看望爷爷奶奶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孩子在参与生活中获得对关爱、运动、仪式感等的美感体验认知。 生活中的美育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契机,值得家长深思和实践。孩子心中美的种子也将会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扎根和生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孩子美的体验和实践。 1.家庭美。有序的环境能带给孩子安全、稳定的感受,信任、依恋的体验,放松、愉快的情绪情感。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创建整洁、实用,具有美感的家庭环境,如,餐桌上不摆无关的东西,用过的物品及时放回原处,保持玩具架的整洁等,整洁的环境可以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自然美。我们可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在观察、互动中感知和体验自然美。如,为孩子创造近距离观察山石树草、花鸟虫鱼等机会,通过写生、标本收集、艺术创作等,感知树叶的形状、色彩、排列的变化之美,让孩子参与、体会、创造自然与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