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妞妞不爱说话,家里来了亲戚都要躲,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或者画画。” “我家球球和你家的不一样,特别活泼好动,老师说他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很积极,但需要静心做事时常常坐不住。” “微微平时话很多,还爱跟小朋友和老师分享好玩的事。” 家长口中自己孩子“不一样的地方”,往往表现出孩子的个性特点。 “个性”是一个人独有的,并能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稳定性。“个性”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既包含先天形成的气质,如易冲动的胆汁质、易敏感的抑郁质等,也包含在后天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性格与自我意识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人格的培养,是个体成长中的重要一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第六项提出“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表现行为、与人相处的方式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如果一味地将自认为正确的或是固有的教育方式强加于孩子,那么这样的教育往往是无效的。每个孩子就如同独一无二的锁,唯有相匹配的钥匙才能够打开它。 爸爸妈妈的“开锁指南” 1.观察与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天,小艺从幼儿园回家后就闷闷不乐,任由妈妈如何询问都不愿意说。接连几天皆是如此。小艺妈妈与老师沟通后得知,老师每天都会给有进步的孩子奖励一朵小红花,以前“一朵不落”的小艺连续几天都没有拿到小红花。 围绕这件事,小艺妈妈和小艺进行了交流—— “这几天没有拿到小红花,有点难过?”“你觉得没有拿到小红花是因为老师不喜欢你了?”“老师说你拿到过很多小红花,所以你也很棒。最近小红花都奖励给了有特别进步的小朋友”……妈妈的循循善诱解开了小艺的心结。 面对同一件事,孩子会因个性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反应。作为父母,首先要持续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捕捉孩子的反常情绪,发现问题时及时介入。例如,小艺不愿意主动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母亲敏锐地观察到了小艺的情绪状态;其次,要积极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当沟通受阻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联系老师等)进一步了解情况,使之后的交流有的放矢。 与孩子沟通时,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与共情。案例中,小艺妈妈为小艺营造了充满安全感和信任感的谈话氛围,鼓励她说出心里话并耐心地倾听,抓住关键点(如当别人拿到小红花时小艺的想法等)及时追问,通过层层深入的谈话了解她的真实感受,引导她打开心扉,在这一过程中,小艺的母亲也了解到了小艺性格敏感、自尊心强,同时比较内向的特点。 2.尊重差异,接纳孩子个性中的优势与不足 性格外向的超超精力旺盛,喜欢玩户外游戏,喜欢动手操作,家里的好些物品都被他拆了一遍。但是,每当阅读图书时,超超总是静不下心,往往才翻了几页便坐不住了。 妈妈并没有为此指责超超,而是买来了有趣的建构玩具,支持超超每天沉浸其中,提供固定的时长让其探索。基于超超热爱户外游戏的特点,她又购买了有关大自然题材的系列科普图书,超超非常感兴趣,阅读的时间逐渐变长,阅读积极性和专注力也大幅提高。 个性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个性都会带来行为表现上的优势与不足。超超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外部世界,却不喜欢进行阅读等安静的活动。超超妈妈对此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和包容,从他的兴趣出发选择图书,并利用他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来提高其专注力。这样做,既可以减少自身的育儿焦虑,也能让孩子在支持与信任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知己知彼”,反思自身的个性特点 宁宁爱发脾气,一旦得不到他想要的便会哭闹。每当此时,宁宁爸爸也会大发雷霆,想压制住宁宁的脾气,却毫无作用,反而导致宁宁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无效的教育结果促使宁宁爸爸自我反思。他意识到,面对哭闹的孩子,如果只会“火上浇油”,那么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他尝试先克制自己的情绪,安抚宁宁,待他平静后,再用平和的语气与他讲道理。一段时间后,宁宁发脾气的次数逐渐减少,亲子沟通也顺畅了许多。 与宁宁一样,宁宁爸爸冲动易怒,在宁宁发脾气时习惯于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这样一来,自然是“针尖对麦芒”,亲子沟通变成了“比谁嗓门大”。宁宁爸爸善于反思,采取了“以柔克刚”的办法,为宁宁控制情绪起到了示范作用,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显然,父母不仅要认识孩子的个性特点,还要反思自身的个性特点与孩子是否相匹配。因为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往往影响着亲子沟通方式以及家庭氛围,也是影响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一些敏感的父母容易将孩子的缺点放大,以悲观的态度看待孩子的表现等。对个性特点的自我反思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分析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因材施教中的对与错 在了解孩子和自身的个性特点、尊重与接纳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父母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因材施教。 软硬兼施:有些孩子活泼好动,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但是遇到困难容易放弃,需要父母采取“软硬兼施”的教育方式,在鼓励的同时不放低要求,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其勇于面对挫折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