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价值、困境与举措

作 者:

作者简介:
栾淳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内容提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武现代化的伟大图景,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要素。当前,“可视化”具有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象、形式焕新、价值衍生及叙事升级的价值意蕴,但仍面临内容质量肤浅化、教育过程娱乐化、思维活动极端化及现实表征模糊化的困境。为此,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觉优化,须举旗帜、重内涵、控尺度、创模式,以强化育人媒介文化底蕴、规范人与技术关系、筑牢社会主义价值根基、点燃智慧思政数字引擎,助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4 年 03 期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①,要求“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鼓励利用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深入推进教育数字资源服务普及,推动教育形态的现代转化。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③教育现代化是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其现代化进程须契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人的现代化转型。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社会化应用已逐步辐射至人类生活各领域,在这一契机下,“可视化”理念应运而生。近年来,学界各领域广泛开展“可视化”研究工作,教育可视化、知识可视化、文化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等可视化方法的运用及其成果有效服务于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可视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适配效率和发展动势催生教育“可视化”理念与实践发生技术升级和时代变革。教育“可视化”又称教育的视觉化、直观化和形象化,是指教育教学中通过建立主客体之间的视觉化信息关联来调动受众感官,以搭建教育框架、呈现教育内容、提升传递效率并达成育人实效的视觉手段。“可视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有机构成要素,其发展大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同步实现可视化创新发展。鉴于此,只有客观认识新时代智慧技术在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视觉阐释方面的价值意蕴,科学把握其内在规律和发展困境并探索其实施路径,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的有序推进,进而打造全领域、全视域、全场域的智慧发展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通过多模态视觉技术与教育本质的深度融合使参与要素发生跨时跨界跨域的转型升级,其目的不是脱离教育主体的表面呈现,更不是附庸“技术权威”的“噱头”,而是基于理论阐述与现实征候不断进行更多对话和反思,全面、深入地抓住教育主客体之间的适配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程序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科学转向与技术表达,形塑育人价值。

       (一)理论具象:教育内容由“抽象论述”转向“形象嵌入”

       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遵循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前提下,在宏观层面把握社会文明风尚的塑造和发展,在微观层面重视个体思想观念的形成和进步。整个过程以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的理论教育为基础。教育内容与主体活动的完美契合离不开抽象的思想传递和价值引领。厚重的理论基础与复杂的思想内核难免使受教育者囿于不同程度的认知混沌,或一知半解,或囫囵吞枣,而“可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内容供给,依托智能交互媒介化解二者分歧,搭建相互融通的桥梁,在知识生产与传递过程中不断回应新需求,最终实现个体的思想淬炼和精神升华。

       一直以来,图像、数字、符号等具有记载历史、反映现实文字和洞察时代走向的功能。它们有别于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可以通过图像资源与话语符号的完美对嵌唤醒公众的思想觉悟并实现情感塑造。具体而言,除图像本身具有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可以帮助人们直截了当地“观看”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外,更重要的是图像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流动式”状态。正如雷吉斯·德布雷所提出的“图像的生与死”,从实践的、过程的、历时的视角出发,打开图像漫游辗转的缺口。④教育主体以图像为辅助,从不同历史时期图像的进化演变中发现变动轨迹、总结历史规律,并植入主流价值观念,以更加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观看方式帮助受众进行知识的接收、传递和共享。不仅如此,元宇宙、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以全新的发展空间。借助视觉表达,感官体验的优势得以放大,旧有的内容表达因技术赋能实现从文字符号到全息场景的系统转化。摆脱文字、图片等单一维度的平面叙事,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超链接”的形式组织起来。⑤“可视化”实践不是形象对文本的简单拓印,也不是场景与资料的机械缝合,而是在确立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感官与经验、身体与场景的互动,对文本进行补充或延伸,使抽象的理论教育形象化,引导个体跨越理解鸿沟,凸显育人效能。

       (二)形式焕新:教育形式由“严以施教”转向“轻盈教化”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实践活动,不仅聚焦“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也凭借鲜明的政治赋权与介质特征成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⑥的主要途径,进而呈现为人们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价值形态与实践力量。从这一概念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内含的思想引领、政治倾向与价值导向,多采用系统严肃的逻辑思维和载体形式。对此,习近平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⑦。在教育智能化转型越发体现需求侧驱动的大数据时代,数字思维协同技术要素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选择、开发和运用,“互联网+思政”等“可视化”途径的探索与实践正在使传统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守正创新式的时代变革。

       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平台,如抖音、b站等,在技术变革的驱动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不仅降低了文字信息传播的门槛,更通过强劲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数据资源“薄化”了厚重的教育氛围,在以“趣缘聚合”为基础的双向互动中映射情感,减少政治信息的接收和情感抒发中的约束,展现轻松愉悦的育人新格局。其一,政治信息的接收愈发体现主体意愿和自主决策。不同于以往单向且被动的机械灌输,在视觉阐释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大众媒体真实直观地提供全域性知识普及,利用媒体的先天优势为传播主流文化制造声势。加之数据算法的精准扶持,引导个体获取喜闻乐见的叙事内容,使空间资源和自我经验的桥接内化不至超过人工阈限,以轻快灵活的教育姿态达成政治熏陶。其二,政治情感抒发应和主体即时体验与情绪表达。根据梅利亚姆对“感性政治”的界定,具备特定主题和内容的抖音视频属于那些感性的“应使人激动的东西”,能够调动情绪,呼唤感情。⑧政治情感无须刻意营造,“可视化”载体拓宽了抒发情感的渠道,突破传统严肃的政治认知环境,确立了一种瞬间实现“以心换心”“以情易情”的新的轻盈化教育秩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