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2023年,第6页)。“两个结合”不仅具有发现历史规律的意义,同时具有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意义。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包含许多深刻的哲学道理,能够指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对许多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思考。本文关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与理论依据,探讨文化主体性与“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关联,思考“第二个结合”为什么有助于巩固中国文化主体性等问题。 一 文化主体性的存在依据 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从人是主体的事实出发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所关注的人的主体性问题。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主体性总是通过自己创造的文化来体现,因此人的主体性又总是表现为文化主体性。文化总是会体现在人的理性知识、道德意志、审美情感、价值信仰等各个方面,所以文化主体性也就不仅仅是人的理性,而且包括情感、意志、信仰等多重维度,人的主体性最终体现为全面的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不是人的生物遗传的结果,而是人类历史实践的产物。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历史实践的结果。在人类几大原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一直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文化主体性形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长江流域中下游、辽西地区发现有大量新石器遗址,这表明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努力开拓自己的文明。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蓬勃发展,华夏部族在与其他部族交往的过程中实现文明的交流融合,形成了夏商周文明。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逐渐成型和发展,特别是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突破”之后,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进一步提升,文化主体性意识进一步强化。先秦思想文化与统一的秦汉帝国相结合,使中华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并且在以后漫长的两千多年历史中一直延续发展。可见,中华文化主体性其实就来源于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建构,从炎黄创造的物质文明到尧舜开启的精神文明,从周孔之教的人文传统到汉唐之政的大国治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就存在于中华民族创造文明的自我意识之中,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经过漫长历史逐渐建构起来的文化实体。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与文化基因、文化自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一,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基因紧密相联。文化基因是指潜藏在民族精神气质之中的代代相承、恒长不变的思想理念。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性文化,创建之后一直延续至今,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基因。中国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知识、道德、审美、信仰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深藏着这些重要的思想要素和精神密码。中华文化基因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精神之中,又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精神气质。文化主体性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华文化体系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同时也不断吸收外来的各种优质文化,丰富与拓展本民族文化内容。即便如此,这些文化基因不会消亡,而是在文化传承与变革中继续发挥作用。正像生物体是通过遗传、变异而实现生物进化一样,文化基因也通过文化传承、变革实现自己的生命延续,体现出自己的主体性。当文化体系变革发展时,文化基因会贯穿其中并得到不断传承和发展。外来的优质文化经过本民族文化吸收之后,又会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形成一种更具文化生命力的新的文化基因。文化主体性则在文化传承与变革过程中得到体现。 其二,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自觉密切相关。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识,而文化自觉是民族自我意识的核心。文化自觉既包括对自己文化来龙去脉的文化根脉意识,也包括知己知彼的文化反思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意识一直非常强烈,在全世界不同古文明中,中华文明表现出最显著的历史意识。被称为“上古先王之政典”的“六经”,既是承载中华民族价值信仰的文化经典,也是记载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典籍。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上古圣王,均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开拓人,也是中华传统价值体系的创建人。文化自觉还包括知己知彼的文化反思意识,知己知彼既包括对文化差异的认知,也包括对文化优劣的认知。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第22页),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反思意识背后的开阔胸襟。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知,还要敢于“睁眼看世界”,了解其他文明。 中国古代人的文化自觉最初体现为“华夷之辨”。在历史文献中,就“华夏”的本义而言,其实具有地域、族群、文化三种意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类型的标志。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里强调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别主要不是地域、族群的意义,而是指与“礼仪”相关的文化意义。随着“华夏”一词外延的扩大,其文化含义也逐渐拓展,后来延续到中古、近古。“华夷之辨”的文化自觉并没有阻碍中华民族吸收外来文化,当具有精深哲学思辨和超越精神境界的佛学传入中国之后,逐渐被吸收至儒家文化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