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到了,家长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们过节,有的给孩子送上心仪的礼物,有的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动物,还有的会选择旅游、采摘等,真是丰富多彩。宁宁妈(宁宁上小班)听说文化宫有一个传统文化表演,想带宁宁去看表演,来向班级老师咨询。老师认为传统文化表演很有趣,孩子应该很喜欢,而且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从小接触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既好玩又能让孩子接受教育,是挺好的事情,所以建议她带宁宁去。 “六一”那天,宁宁妈如约带孩子去了文化宫看表演。可是没一会儿,宁宁妈就给老师打电话,说已经带宁宁回家了。原来,文化宫的传统文化表演包括吹泡泡、变魔术以及变脸等很多内容。刚开始看吹泡泡,宁宁还挺开心的,可是到变脸表演的时候,宁宁似乎受到了惊吓,看着演员更是“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咱们走吧,我害怕”,更别提和演员互动了。为了不影响其他观众,妈妈只好抱着宁宁走到剧场门口安抚他,想等孩子情绪平稳后再去观看,但是宁宁一直紧紧地抱着妈妈不肯下地,情绪久久不能平复。没办法,妈妈只好带着宁宁早早回家了。 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变脸” 本以为孩子会对演出感到“惊喜”,没想到结果变成了“惊吓”!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脸”了呢? 突然看到陌生的事物而感到害怕、恐惧。孩子的安全感源于自己熟悉的环境、人和事物。而变脸表演者的“脸”对孩子来说是从未见到过的“陌生事物”,这种“脸”与孩子认知中的“脸”很不一样,这种差异会引发孩子下意识的不安和恐惧,再加上表演中演员的脸甚至会不断地“突变”,这更让孩子感到害怕了。 变脸表演者脸上的颜色引发孩子的恐惧与不安。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明快艳丽的颜色,喜欢暖色,如红、黄、绿、粉等,而不喜欢黑色、灰色和棕色等冷色。变脸演员脸上涂有不同颜色的线条或图案,除了红的、黄的等颜色,还有黑色、白色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这样的脸,就是成人看上去都有些害怕,更不用说孩子了。 分不清真假而产生恐惧心理。“六一”节这件事情发生后,宁宁妈来和老师交流,谈到了宁宁从小就一直非常害怕商场里面的模特人,每次只要看到模特人都会躲得远远的,一不小心碰到了都会表现出非常恐惧的表情。虽然妈妈多次引导他慢慢地摸摸模特的手,但是宁宁只要看到模特人还是会感到害怕。因为,在孩子眼中,商场里的模特人“长得”跟真人一样,可是却站着一动不动,这和他所认识的真人不一样,所以孩子感到害怕很正常。变脸表演中,演员的“脸”与正常人的脸有很大差别,这会让孩子分不清真假,不能确定他们是“正常人”还是怪物,因此内心也会感到恐惧。 如何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 戏剧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有川剧、京剧、晋剧等,剧种非常丰富,每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变脸起源于四川,是一种通过快速变化面具迅速改变角色的技艺。变脸面具上的线条和颜色有特定的寓意,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红色的面具代表开心或者愤怒,而白色的面具则代表悲伤和孤独,黑色的面具则代表坚毅忠贞。但是同样的面具颜色,在京剧中又有不一样的解读。所以,如果有机会和条件带孩子接触变脸表演和其他戏剧,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有些孩子开始接触时的确会感到害怕和恐惧,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措施。如果孩子特别抗拒,比如像宁宁的表现,就先暂缓,让孩子暂时不要接触;如果孩子反应不是那么强烈,就不必刻意去回避它。心理学上有一种方法叫系统脱敏,就是让孩子慢慢地、一点点地接触自己害怕的事物,以达到一点点地接受“恐惧事物”,逐步消除恐惧心理的目的。 针对宁宁受“惊吓”的情况,老师给宁宁妈提了以下建议。想让孩子从小感受传统戏剧文化的家长也可以参考。 认识和了解脸谱。开始时,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让孩子接触戏剧脸谱。比如,给孩子买一些脸谱的书,如《孩子的京剧》《国粹戏剧图画书》等,让孩子了解脸谱的故事和秘密;还可以在电视上观看变脸表演,欣赏各种戏剧,让孩子在观看中自己发现演员的“脸”与正常人脸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孩子讲讲脸谱的特点以及脸谱的秘密,比如对称等知识。慢慢地,当孩子对脸谱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之后,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与脸谱做游戏。在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玩“画脸谱”的游戏。现在很多图书文具店、超市都可以买到各种面具模型,不妨给孩子买一些,然后和孩子一起给面具涂上喜欢的颜色和线条,还可以用超轻黏土制作线条进行装饰。过程中要注意,孩子在面具模型上想画什么都可以,想用什么颜色都由孩子决定,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如果没有买到合适的面具模型,也可以在白纸上用蜡笔画脸谱,家长先画出脸的轮廓,再让孩子用蜡笔涂色。多制作几个面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变脸”游戏了:一会儿戴这个面具,一会儿戴另外一个面具。当孩子具备了充分了解面具、认识面具、玩面具游戏的经验后,再看“变脸”表演,就不会那么惊恐了。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孩子把面具带给经常结伴玩的小伙伴,一起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猜错了继续猜,猜对了取下面具。在揭开面具的一刹那,相信孩子一定不再是“惊吓”,而是“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