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我去了好多好多地方!”“我去的地方更多!”“我的新玩具好看!”“我的新玩具更好看!”“十一”长假结束,刚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展示”起自己的假期生活。他们有的手舞足蹈,声情并茂,把自豪和开心都写在脸上。而被“比下去”的孩子则有些不开心,甚至刚见到爸爸妈妈就生气:“我也要去玩!我也要更大的玩具!” 其实不只是假期生活,从谁的表现好、谁的玩具多,到谁的衣服漂亮,甚至谁今天排队抢占了排头……家长们总能从孩子口中听到“比较”给孩子带来的各种情绪。不久前一场带货直播中,一对明星夫妇说不去迪士尼孩子会自卑,引发了一众网友的讨论。一项针对3所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大约90%的中班和大班儿童经常与同伴比较,甚至出现“攀比”。 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对“比较”如此敏感?被“比下去”要怎么办?怎样让孩子从“比较”的心态中脱离出来,使他们能够拥有反思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带着家长的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 “找不同”——每个孩子都是敏锐的观察者 比较的前提是发现两者有不同。有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是优秀的“找不同”选手。他们不仅可以找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差别,还能区分不同的社会行为,例如分辨出“好人”和“坏人”。这种“找不同”的能力既是婴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之一。当3个月大的婴儿发现妈妈对别人比对自己更“热情”的时候,便使出浑身解数来获取妈妈的注意——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他们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因此,孩子天生就是敏锐的观察者。 “社会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社会信息的接受者 社会比较是指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定义和评价自我。对于孩子而言,社会比较的内容不仅是玩具、新衣服等物质层面,还包含了旅游体验、老师表扬、父母的爱等精神层面。那么,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社会比较呢?虽然婴儿就可以分辨两个不同的车标,但两年后他们才开始掌握不同车标的社会含义,例如“哪一个车标的车比较贵”,甚至可能认为“贵的车才是好的”。这种从“发现不同”到“社会比较”的转变,正是孩子开始学习社会信息的重要表现。 因此,我们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社会信息至关重要。如果告诉孩子,“车子有大有小,有电车有油车,跑得也有快有慢,但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出行的工具”,那么孩子比较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车子的功能上,不会过分关注价格或者所谓的“社会阶层”。 传递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观察到家长在生活中就喜欢进行物质比较,总在人前炫耀自己,那么他们也会认为“拥有好的物质条件是重要的”“炫耀是好的”。成人更需要在生活中端正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好榜样。例如,奖励孩子时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同时不要过分强调物质奖励的品牌和价格。老师对孩子也要一视同仁,不要因为一些孩子家庭的物质条件更丰厚而厚此薄彼,或者因为孩子成绩高低来区别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对社会生活非常好奇,他们发现不同后,一定会尝试寻找不同背后的社会含义。因此,我们不能抹杀这种不同,也不能对不同“避而不谈”,而是需要通过赋予“不同”积极、正向的含义来帮助孩子们学会正确比较。 “比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每个孩子都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 也许你已经发现,不论怎么强调“不要和他人比”,孩子还是热衷于比较。甚至,孩子一定要在比较中“占上风”,让人觉得孩子在“攀比”。对很多家长而言,这种“攀比”在孩子两岁之后突然爆发,并在整个学龄前期愈演愈烈。 实际上,这是孩子自我发展的突出表现。在两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是谁,而孩子对“我”的感觉主要取决于他人对“我”的看法。为了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获得高自尊,孩子需要在社会群体中获得好的地位和评价,这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同伴作为孩子社会交往的重要对象,在同伴中“占上风”就成为他们获得高自尊的一种重要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比较有“感染力”:在班级中,一旦有幼儿开始比较,其他幼儿就可能因为自尊受到威胁,或者因为同伴压力而加入这种比较的行列。 学会“比较”,不怕“攀比”——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 既然比较是孩子正常心理需求的表现,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合理应对“比较”,不怕“攀比”呢? 首先,需要认识到“比较”是一种获得自尊的途径——孩子们需要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好的评价,但如果孩子们只掌握了“比较”这种过于单一甚至有风险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那么就存在攀比的危险。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幼儿贴上“喜欢攀比”的标签,要理解比较背后的心理需要:有新玩具对于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成为其他孩子羡慕的对象,还是成为老师眼里的宠儿?……只有从孩子的视角看到这些需求,我们才能更合理、有效、积极地帮助孩子满足需求。 其次,帮助孩子掌握其他满足自尊需求的方法。例如,可以多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自己的力量:当我们表扬他们的优秀品质、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好的行为时,就能帮助孩子将“获得自尊”和这些可持续的、可自我实现的途径联系在一起,获得自主、自立、自强的力量。 最后,帮助孩子合理应对“比较”带来的影响——毕竟,没有人会在比较中一直“占上风”。在比输了之后,要开展一些及时的抚慰工作。第一,要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通过带孩子离开比较的环境、给予拥抱、言语安慰等方式让他们安静下来。第二,在孩子情绪稳定后,需要引导孩子体察自己的情绪:可以询问“刚才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听到你声音很大,你是很生气吗”来进行引导。第三,从认知上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比较”:我们需要根据孩子刚经历的、具体的比较内容来引导孩子,可以说“你觉得××有新玩具就比你好,可是有新玩具不值得羡慕,表现好才让人羡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