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原生家庭成了很火的词。关注原生家庭消极影响方面的居多,而辛辛苦苦、不会表达的父母却成了原罪。我认为更应该多一些原生家庭的积极文章,让有需求的人能够通过这类作品找到与原生家庭和解的方式方法,努力做好自己,寻求内心的平衡;最终能够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温暖和谐的家,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踩自己踩过的坑,这是每一位成熟的父母都应该学习的课程。 如何做好家庭建设? 歌德说过:能在自己的家庭中寻求到安宁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对于即将成为父母或已经亲历父母身份的朋友们,你们是否会时常回想起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对你的影响?是否会回想自己儿时与父母相处的情景?是否会回想儿时家庭氛围中的真实感受?是否会沿袭父母的相处方式? 若你的父母整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无休止地争吵、生气、冷战时,作为当时还是孩子的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否会感觉到压抑、无助、恐慌?是不是想逃离这样的父母?那么,如何在婚姻生活中学会反思、学会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建立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温暖和谐的小家庭呢? 1.反思原生家庭,提升自身认知水平 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延续着原生家庭的习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果你曾经承受了泥泞的童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演自己的童年:当组成小家庭时,要反思自己原生家庭中父母有哪些言谈举止是令你压抑、无助、恐慌的,哪些是令你欢喜、愉悦、开心的;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哪些是令你温暖的,哪些是令你彷徨的,哪些是你不能接受的。 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要学会筛选,多向你喜欢的时刻、方式、情境靠近,摒弃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元素,不断地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相对改变别人而言,改变自己是最容易的。这样,孩子才不会再次踩你踩过的坑。同时有意识地学习爱人好的习惯,心平气和地谈论对方需要改善的行为和认知。共同为小家庭的幸福、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2.经营小家庭学会成长 《亲爱的三毛》中有句话:“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在夫妻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分歧、有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夫妻,如何化解矛盾、解决纷争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 夫妻关系是需要经营的,在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包容中成长。夫妻相处的关键是遇事不埋怨、不指责、不甩脸子;遇到问题正面解决,不逃避、不推卸;发生矛盾时积极面对,不冷战、不吵架;在理解中心平气和、有商有量地去解决;千万不要积累矛盾,遇到问题要即时化解,在不断修正自己的同时去接纳对方的不完美,形成温暖的相处方式。 如果父母感情淡薄,日常生活中经常指责对方,甚至是拳脚相加、大打出手,通常情况下,孩子会缺乏安全感,遇事常常会找借口;或者是两边讨好、左右为难;或者是脾气暴躁,产生暴力倾向等。 如果孩子在“父弱母强”的家庭中长大,通常女孩会特别强势,而男孩则胆小怕事、不思进取、缺少责任感。相反父母关系融洽恩爱,孩子性格会更加开朗平和、阳光快乐、有责任感、有担当;孩子通常是会充满安全感的,心情也是愉悦而放松的。孩子将来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向往,进而产生健康的婚恋关系。总之,“父母的爱情”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如何做好心理建设? 1.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现在很多年轻人负责生孩子,孩子出生后养育的事儿交给家里长辈。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的参与或少有父母的参与,对小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第一,孩子会缺乏安全感,长大后和父母不亲,甚至不愿意听父母的教诲。 第二,由于隔辈抚养可能会出现溺爱,或是只注重吃穿而忽视养成教育等现象,孩子长大后自私,缺乏担当,甚至脾气暴躁。当然,现在年轻人的压力不小,需要还房贷、车贷,需要挣钱养家,但这些都不是不参加养育孩子的理由。 父母双方工作都比较忙,很多时候都把孩子交给家里的父母照顾,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尽量有时间就要多陪陪孩子,孩子长大时间很快,在有限时间做到优质的陪伴。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孩子的养育问题,尽可能增加自己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时间,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孩子生出来,父母是需要担当起养育的责任的! 2.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莫抢跑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简直成了年轻父母的一道紧箍咒!重视孩子教育没错!是好事儿!但各位家长朋友们,是否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否知道孩子的真正需求?起跑线真实存在吗? 养护和教育是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1-3岁;说的是要遵循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实际发展水平,不能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不要太心急,跨过“坐”就训练“爬”,甚至用学步车让孩子不经过“爬”就直接学习走路,这无异于“拔苗助长”。这种生理上的抢跑可能会对孩子骨骼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人一生中有两个快速发展期,一个是0-6岁的婴幼儿期,另一个是青春期。这时,孩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发展都是关键时期,把握好这两个时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家长朋友们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要自觉学习和掌握有关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只有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在孩子需要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所以说符合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时机,就是“最佳教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