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洁梅(1981- ),女,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与社会转型(武汉 430072);林曾(1953- ),男,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系终身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研究方法(美国 伊利诺伊州 诺莫尔 61761)。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综合指数,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验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邻近区域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从区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从市场化水平看,相较于低水平市场化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水平市场化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从农业产区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粮食主产区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我国应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聚力赋能;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注入新动力;提高技术创新效能,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不竭动能。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4 年 03 期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见,党中央将农业农村现代化置于突出位置,旨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农村产业现代化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密切相关[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配置,深度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2]。历经多年实践与探索,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进程巾,我国取得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新型经营主体逐渐壮大、物流服务通道持续升级等显著成就,为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国不仅面临着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水平低、供应链农村销售品渠道受阻的短板[3],而且存在涉农金融配置不健全、农业产业链基础薄弱等问题[4]。如何破解上述难题,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议题。

       作为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抓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加快发展与解放农业生产力,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促进农业产业价值链跃升[5-6]。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数字化,大力发展农业田间管理智慧化,加快农业机械设备智能化转型步伐,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奠定基础[7-8]。另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使数字技术与农业有机融合,充分整合涉农数据资源,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为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注入新动力[9]。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切实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科学解答上述问题,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价值。

       一、文献综述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理论课题,受到学界密切关注,诸多学者围绕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展开大量探索,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迈厄尔(Mighell)等[10]、卢卡(Luca)等[11]认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是包括原材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活动在内的一系列生产活动,以及农业供应链上游与下游企业形成的网链结构。国内学者傅国华[12]、金玉言[13]认为,农业全产业链通过合理配置资金、土地及劳动力三大生产要素,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有机衔接,最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闭合链条。张耀一[3]认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整体运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以某中间产品为核心,结合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形成的综合一体化产业链。秦楼月[14]发现,国际农业合作缺乏价值共识、被动应对国际农业合作规则是影响我国农业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因素。卢凤君等[15]指出,上游创新不足、中游产能过剩及下游损失较大是影响我国农业产业链价值循环的深层影响因素。另外,李艳琦[16]实证研究发现,农村三产融合能够显著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并在空间层面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阶梯状分布特征。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演进,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促使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等环节发生深刻变革。鉴于此,学界围绕数字经济与“三农”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刘元胜[17]实证研究后认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梁琳[18]认为,数字经济不仅能够节约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可以优化农业结构,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同时,部分学者[19-20]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刘俊英[21]指出,数字新基建能够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形态,助力农村产业发展。毛凤霞等[22]从细分维度出发,考察农村地区数字生产基础设施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指出数字生产基础设施与种植结构具有U形曲线关系,并且在两者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

       学界围绕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展开的研究为本文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对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引领作用。然而,鲜有学者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纳入统一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现阶段,仅有部分学者从理论视角出发,探究了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如李健[23]提出,数字经济能够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发展模式、拓宽服务空间并实现深度治理,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进而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据此,本文首先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直接作用,以此填充现有研究空白。其次,构建中介模型,从农村三产融合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揭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间接作用,为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经验依据。最后,由于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围绕区域异质性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不同影响,以期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假设

       (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数据要素、数字平台、智能应用三个方面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第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搭建供应链数据共享体系,将数据要素融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增强各环节耦合的稳定性,推动涉农经营主体与大市场精准对接,助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17]。第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加快搭建数字平台,建立数字仓配矩阵和分销网络,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平台闭环管理,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铺路架桥[24]。第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深度嵌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25],充分挖掘“三农”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总体而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智能化,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夯实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