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对本土需求引致创新的强化效应

作 者:

作者简介:
易先忠,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yixianzhong007@163.com;潘锐,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南京 211815)。

原文出处:
财贸经济

内容提要:

把握撬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杠杆,需要找准并充分发挥推动自主创新的“国家特定优势”。国内需求优势和产业数字化的领先发展是当前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特殊优势。本文回归创新源泉,提出产业数字化通过助推“需求引致创新”从而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命题,通过跨国投入产出表测算各国各制造业的本土需求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并与WIPO国际专利分类(IPC)数据匹配,利用“国家—行业”层面数据考察了产业数字化对本土需求引致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即便在开放条件下,本土需求仍然是引致创新的重要源泉,产业数字化通过提升供需匹配程度和提高研发效率等途径显著强化了“需求引致创新”效应,但这一强化效应受到基础科技能力和市场成长性的制约。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制度环境不完善会抑制“需求引致创新”效应,而产业数字化可以缓解市场制度环境不完善对“需求引致创新”的制约效应。本文的研究从创新源泉视角拓展了产业数字化赋能创新的新途径,对发挥国内需求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24 年 03 期

字号:

       一、引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若干重大问题日益聚焦到“科技强国建设”及其背后的理论探索。2022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刻阐述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性(习近平,2022)。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握撬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杠杆,需要找准能推动科技创新的“国家特定优势”,构建立足中国特殊优势的科技强国建设之路。当前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有两个突出的“国家特定优势”:一是不断凸显的国内需求优势,二是产业数字化的领先发展。

       第一,当前世界市场格局下,国内需求是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的特殊优势。“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是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Von Hippel,1988)。“需求拉动”假说认为需求是影响企业创新决策的最根本因素,并决定了创新的方向(Schmookler,1966),这一创新范式也被称为“需求引致创新”(Foellmi和Zweimüller,2006)。“技术推动”假说则强调创新由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知识决定了创新的边界(Dosi,1982)。对广大新兴经济体而言,一个基本事实是,其科学知识积累和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意味着强调知识积累的“技术推动”创新范式对后发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我们遭遇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在大部分产业中并不是基础科学问题,而主要是应用型工程技术问题(高旭东,2021)。从历史经验看,追赶型大国(如美国)科技发展历程整体上遵循“先技术后科学,先应用后基础”的发展路径,这意味着后发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把解决应用导向的科技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彰显“需求引致创新”途径的重要性。大量文献也证实了需求引致创新机制的有效性(Acemoglu和Linn,2004;Fabrizio和Thomas,2012)。世界市场格局的“东升西降”是当前世界大变局中的重要内容,本土企业又具有依托国内需求创新的天然优势,从而使得发展中大国本土需求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尽管大量研究在发达国家情境下讨论需求规模和结构对创新的影响(程文、张建华,2018;钱学锋等,2021),但对如何充分发挥发展中大国本土需求对创新的作用,仍然缺乏清楚扎实的理论解释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第二,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另外一个“国家特定优势”在于产业数字化的领先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也成为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81.7%,占GDP的比重为32.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产业数字化……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产业数字化深刻改变了企业组织结构和商业逻辑,对创新过程产生重要乃至颠覆性改变。在企业微观层面上,数字技术应用通过加强企业间知识流动、改善创新流程、强化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等途径促进了企业创新(赵宸宇等,2021),从而也表现出对产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黄群慧等,2019)。最新此类研究不断丰富产业数字化影响创新的内在机制,如易靖韬和曹若楠(2022)提出流程数字化通过企业的“二元学习”效应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杨金玉等(2022)认为客户数字化转型通过倒逼效应和知识溢出影响供应商创新。立足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优势,拓宽产业数字化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作用机制,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

       关于当前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上述两大优势,既有研究达成的共识是:国内需求是引致创新的重要源泉,而产业数字化对经济发展及创新具有普遍的放大、倍增效应。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产业数字化是否也放大、倍增了国内需求对创新的引致效应?目前尚未有经济学文献涉及这一重要研究命题,仅有肖静华等(2018)少量研究从创新管理视角对这一主题做出了值得注意的贡献。为丰富此类研究,并回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要求,本文将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国内需求和产业数字化两大优势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探究产业数字化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新途径。本文的边际贡献可能在于:(1)有别于既有关于数字经济与创新的研究,本文探究产业数字化通过助推“需求引致创新”从而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命题,从创新源泉视角拓展了产业数字化作用于创新的新机制;(2)本文探究产业数字化对本土需求引致创新的助推效应及其条件,特别考虑了发展中国家市场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共性特征,不仅推进了“需求引致创新”经典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也为如何发挥国内需求优势对科技强国建设的作用提供新的政策思路。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创新的本质是新技术的市场化(Schumpeter,1939)。创新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需求是驱动创新的关键因素,而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了需求对创新的作用。

       (一)需求引致创新与本土需求的特殊性

       根据“需求拉动”假说,需求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创新。一是基于市场规模效应。较大的市场规模能分摊研发成本,提高创新的预期收益,有效需求规模的增加是诱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最有效激励(Acemoglu和Linn,2004)。二是基于市场规模扩大形成的竞争效应。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引发企业数量以及产品种类的增加,从而加剧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Desmet和Parente,2010)。

       同时,本土需求异质性决定了本土需求引致创新的特殊性。“需求引致创新”理论强调市场特征对创新的影响(Foellmi和Zweimüller,2006)。经济水平、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特征导致不同国家需求的异质性,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特征推出创新产品或服务。由于企业识别不同市场需求能力的不对称,国外企业针对异地市场需求进行创新面临诸多挑战,而本土企业更容易识别异质性本土需求,地理以及文化制度的临近性使得本土企业依托国内需求进行创新具有内在优势(Adner和Levintha,2001),从而使得不同国家技术变迁轨迹不同,也使创新呈现显著的本土化特征(Fabrizio和Thomas,2012)。如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创新的超廉价汽车(NANO)正是顺应了价格低廉的实用性本土需求特征,日本人口老龄化催生了产业机器人的领先发展,中国传统烹饪习惯引致的独特需求造就了大吸力低噪音吸油烟机的发展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