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人口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转变中,人本性是主要内涵之一[1]。“以人为本”是我国当下城市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本主义地理学将迎来重大发展[2],也将转向对人本空间结构的深入探索[3]。但是,当前国内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研究仍有所迟滞[4]。在此背景下,旅游城市因其主体的多元性、使用方式的交叉性以及体验的丰富性成为城市人本性特征的典型体现,对其研究能够为人本主义地理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切入点。 以往城市旅游研究注重经济分析,认为城市快节奏中的情感特征体现为理性和疏离。但实际上,大城市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情感,包容着多元化的群体及其体验。城市空间的使用者来自国内与国外,乡村与城市,包括移民与本地人、游客与东道主,其人本性有多元融合的特征。人本主义精神中的空间观[5]与当下我国“以人为本”的空间发展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导下,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在现代旅游的发展中重新发现人们如何体验空间;关键问题在于建构理论概念,开发测量方式。基于此,本研究以人本理念为基础,建构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的概念框架,开发与验证量表,旨在推进旅游地人本空问理论发展。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人本主义地理学 人本主义地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由人本主义思潮所带动[6],代表人物包括段义孚和雷尔夫等[7,8],核心概念是段义孚提出的“人本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5],国内部分研究者也将其翻译为“人文主义地理学”[9,10]。为与广义上的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区分,本文沿用“人本主义”的措辞。就二者关系来说,人本主义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的一个流派[11],它是一种专注于研究“人”的地理学,从人的主体性出发[12],以人的经验和生存为旨归[7],关注“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13]。段义孚的《浪漫主义地理学》一书也引入“个体”概念,分析内在情感,指出地理学涉及对“个体”从生物体到文化体的探究[14]。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源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7,15,16],典型体现有Buttimer将现象学引入传统地理学,在地理框架下探索更为人性化的生活[11],或是Relph采用现象学方法探讨地方现象,在地理学中考察对世界的直接体验[17]。不过,虽然在观察理念上有着现象学源起,但人本主义地理学仍旧是“地理的”,因而综合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在对段义孚思想的评论中,国内研究者指出他更希望读者关心研究结果而非方法,这种看法将现象学“面对事实本身”的态度融合进了地理的思考之中[10,18]。在这一背景下,虽然早期人本主义地理学对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批评[19],但即使是段义孚先生本人也并不排斥科学材料,且借助大量实验和材料来论证其理论[4]。此外,现象学研究者也指出虽然该学科挑战了科学主义中的相对主义,但也并不意味着现象学反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践[20]。进一步地,现象学思维也启发了新的地理方法,例如主体反思式自述的知识生成方法[15]也成为新文化地理学采纳实证材料的重要来源。国内研究者也指出,在新的人本空间实践中,新技术、新数据和新研究工具的使用使人本视角下的空间测度和优化成为可能[21]。 2.2 人本主义地理学与旅游 人本主义地理学与旅游体验有着天然的联系。从源头上看,现象学关注人们如何体验事物[20],与旅游体验有天然的契合。从人本主义地理学看,一方面,这种联系体现在二者对移动和人地关系的共同关注。段义孚的《逃避主义》一书即体现了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两种主题,“迁移”与“人地关系”[22],正是地理学视角下研究旅游(行)流动行为的重点领域。 Relph提出的地方性与无地方性概念也为地理和旅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框架[23,24]。另一方面,这种关系体现在对人之体验和空间的联合审视。“人”对空间的体验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的重点,Relph指出地方能够在空间上组织并集中人们的动机、经验和行动[25]。 人本主义地理学对人之体验的重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空间研究理念有着深刻契合。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框架中,空间实践是可感知的空间,空间表征是话语建构的空间,表征空间则是体验的空间[26],福柯分析了个体体验和空间生产的关联[27],哈维专注于空间生产过程,从体验视角探讨城市空间生产的性质[28]。这样的空间观与人本主义地理学产生了呼应,以段义孚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为典型,个体主观性成为建构有意义的空间最重要的特征[29]。其他持有人本理念的地理研究者也指出地方是主体的客体,附着个体的情感和价值[30,31],好的空间能够提供丰富的体验,产生邀请感和共鸣感[13]。对于目的地来说,好的空间正是产生高质量体验的前提,这一点在城市旅游地(空间特征明显)尤为突出。在《空间与地方》一书中,段义孚指出城市是出类拔萃的意义中心[32]。在《地方与无地方》中,Relph指出城镇景观传达着人类的“在场”[17],当人们进入城市空间时,空间的体验以自我的存在作为核心[14]。人本观下的城市意义具有两面性,一个极端上,城市是一种符号或一个意象,另一个极端上,城市的意义来自一种切身体验[33],这种对体验的关注与旅游现象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2.3 以人为核心的旅游空间体验 旅游空间体验的研究离不开人的核心性。实践方面,旅游发展中的“人本”理念于1995年第一次在国内提出[34]。此后,“以人为本”的管理和建设理念在旅游研究中日益重要。理论层面,段义孚认为经验(experience)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全部模式[35],并在《恋地情结》一书中指出理解人地观的第一步是通过身体感知世界,过程是从人的个体感知到态度、再到价值观和世界观[33]。可以认为,旅游者的空间体验是人本地理学视角下旅游研究的核心之一,这一点在以往研究中也多有体现。郭文等[36]指出基于社区的旅游空间建构需凸显人文关怀;张郴和黄震方提出旅游中的空间是以特定地域中旅游者自身为要素而组成的空间[37],这正符合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基本要义。在旅游中,人本性空间是对自我体验的呼应,以个体的体验为核心,体现出对个体情感与权力的尊重,注重对人内在需求的满足和精神性的提升。相比于其他单一体验,空间人本性体验是综合了生理和心理、感官与精神等多元性质的体验。相比于对客观对象的体验结果,例如对目的地环境和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空间人本性体验是从旅游者主体出发的体验,是主体感受到特定空间对其自我内在需求满足程度和幸福感提升的体验。以往研究者注重分析宏观空间结构,随着城市人居环境结构复杂化和居民自主意识的增强,研究对象也转向以主客活动为主的微观层面,从单一的物质环境扩展到空间内人的体验,因此空间人本性体验成为一个关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