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23)11-0080-12 袁甲三与胜保,是咸丰、同治年间安徽军政格局中的两名要角。袁、胜两人,一北驻亳州,一南踞颍州,相距不远,各统一个大营,并且长期不合,在清廷奏章中相互攻讦、在安徽军务中彼此掣肘,给了太平军、捻军以及皖北团练苗沛霖坐大的机会。袁甲三督师皖省期间,相继受到满臣福济、胜保的打压,两次丢官,数次险被问罪,又凭借湘军势力由暗到明的支持,得以渡过难关,并最终击败胜保。对袁甲三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袁氏麾下临淮军以及袁氏家族①。至于袁、胜矛盾,学界虽间有提及,却仍缺乏专论②。甚至有学者仅将袁氏视作湘军势力成员,而忽视了袁、胜矛盾转化为湘军与胜保矛盾的过程③。苗沛霖与胜保关系密切,最终牵连胜保被杀,是在袁、胜矛盾,湘军与胜保矛盾中的核心人物,以苗氏为视角叙述以上矛盾的学术研究较多,为本文撰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学术史基础④。总体而言,学界对袁、胜这一对核心人物矛盾的关注略显不足,未能解答袁、胜矛盾如何升级与扩大这一问题,这导致一些相关的史实不甚明晰。通过梳理袁、胜关系及其背后支配力量的博弈,可以深化咸丰同治年间满汉诸臣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各种势力的角逐。 一、袁、胜入皖与清廷的人事安排 咸同年间,安徽不仅是清军与太平军拉锯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也是捻军的主要活动区域。为维持在皖省的统治,清廷相继在该省挹注多股军事力量,其中较有战斗力的是袁甲三部与胜保部。袁甲三先于胜保入皖,曾因福济弹劾而去职,复出后仍未得到清廷信任,只能以帮办军务身份依附于其他满人将领。为使安徽军务有所改观,清廷起用胜保主持皖省军务,并授其钦差大臣之职。在这一时期皖省军务的人事安置上,清廷对满人更为倚重。 1.袁甲三入皖会办军务 袁甲三,字新斋,号午桥,河南项城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曾以弹劾满人亲贵载铨而闻名⑤。袁氏号称“能军”,于咸丰三年(1853年)跟随吕贤基入皖协办军务,后接手吕贤基、周天爵遗部,督师临淮,颇著战功,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咸丰五年(1855年),清军攻破庐州在即,袁氏批评皖抚福济、提督和春攻庐州不力,请求由曾国藩东下收复庐州,后又越过福济擅自委任地方官员,触怒清廷,遭到罢免⑥。袁甲三被调离安徽后,清廷倚任安徽巡抚福济与河南巡抚英桂,但二者难以制服捻军。张乐行、苏天福、龚得、王贯三等“巨捻”,“五股合为一股”,纵横两淮,屡挫“江皖豫三省之兵”,无人能制⑦。两江总督怡良、浙江巡抚何桂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给事中孙观,御史曹登庸、宗稷辰等人,纷纷请求起用袁氏平捻,未得允许。最终,在大学士文庆坚持下,袁氏得以复出,随同英桂帮办军务、镇压捻军⑧。 袁甲三复出后不久,先解亳州之围,又败捻军于翟村寺、白龙庙。捻军首领张乐行身中炮伤,只身逃走,另一领袖人物苏天福下落不明,讹传已经中炮身殒⑨。复出之后,袁氏在平定捻军的战斗中表现不俗,但难以得到清廷重用,仅以三品京堂候补继续帮办军务。咸丰六年,清军因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压力大减,急需皖省境内有一员“威望素著”的统兵大员主持军务,以图进取。然“满洲贵族自入关以来,对汉族官员防范甚严,尤其不让他们掌握军事实权”⑩。袁甲三虽号称能军,却非最佳人选。尽管英桂上疏,请求清廷假袁甲三以事权。清廷仍强调三省会剿事宜由英桂督办,只许袁氏在其统率之下就近调度(11)。袁氏不仅未获专折奏事之权,事事需由英桂代为转奏,且被清廷怀疑捏造战功,遣人密奏其劣迹(12)。 2.胜保接替英桂帅符 对清廷而言,袁甲三的复出虽使皖事有了一定改观,但福济与英桂主事的格局并未改变。安徽境内清军之中,皖抚福济兵驻庐州,无所作为;担任江、豫、皖三省剿匪事宜的河南巡抚英桂,借口边防,徘徊于豫皖边界不敢前进,“严旨日至,弗顾也”(13)。福、英二人均不堪用,“年力富强,素称勇敢”的胜保进入了清廷的视线。胜保,字克斋,苏皖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屡上疏言事”,太平军北伐时在河北、山西镇压太平军有功,授钦差大臣、赐神雀宝刀,后因镇压不力被遣戍新疆(14)。将袁甲三调入英桂军营的同时,清廷将胜保召回京,以备起用。 安徽巡抚福济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屡次请求简派胜保来皖帮办军务,清廷顺势将胜保派赴庐州福济军营(15)。胜保尚未到任,又被转调入英桂军营,“赏给副都统衔帮同英桂办理剿匪事宜”(16)。英桂已被革职留任,又不亲临战阵,胜保实际主持着英桂军营的军务。对于胜保,清廷并不吝啬。胜保到营后,尚未开战,便频频调兵遣将,充实自己的军事力量,甚至要求抽调用于拱卫京师的直隶防兵。清廷虽批评胜保办事张皇,但对其提出的要求却还是一一应允(17)。胜保在清廷的支持下,迅速集结起一支数量颇为可观的军队,先后率军解固始之围、颍州之围,“屡战屡捷”(18)。不久,胜保代替英桂督办三省军务,袁甲三则只能“督带兵勇”,“择要驻扎,以为胜保后路声援”(19)。 胜保入皖后,英、胜、袁三人于亳州定议,由胜保统皖北清军主力攻颍州之捻,袁甲三率一部留守亳州,扫除“捻巢”与“贼圩”,主帅英桂则坐镇归德,“以为后路声援”(20)。清廷对三人的会议结果表示认可。袁甲三与胜保划定责任范围,分驻亳州与颍州,一北一南,实际上形成了独立的两个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