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高校学生志愿者是中国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志愿者群体相比,高校学生群体志愿服务参与率要更高一些,这与其他国家的情况类似。在对上海的18所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中显示,参加过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1.7%。在18所高校中,参与率达到80%以上的有4所,70%-80%的有2所,60%-70%的有4所,60%以下的有8所[1]。对北京4所高校的调查发现,87.9%的高校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2]。尽管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高于其他志愿者群体,但同样面临志愿者流失率高等困境。针对北京和成都两地10所高校的1000名支教志愿者的调查显示,31.6%的高校学生支教志愿者在参与一两次支教活动后就流失了[3]。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调研也发现,42.7%的高校学生志愿者曾经中断过服务[4]。 高校学生志愿者流失现象,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志愿者流失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描述志愿者流失现象及其不利影响;二是分析志愿者流失原因或影响因素。关于志愿者流失原因的分析,又有两种不同的进路:一是从流失入手研究导致志愿者流失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因素;二是从持续入手研究志愿者放弃持续服务的影响因素。除了研究进路的区别外,关于志愿者流失的研究方法也有不同,多数学者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少数学者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当然也有结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此外,研究者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也有所不同。常用的解释理论有动机理论、角色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规则理论、心理契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从分析框架看,只有极少数研究使用一元论的分析工具,如集中探讨动机或角色认同对志愿者流失或持续服务的决定性影响,大多数研究则应用二元论或多元论的分析工具。从研究结论看,关于志愿者流失原因的分析又分为四类:一是突出志愿者个人的作用[5];二是突出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6];三是强调志愿者个人与志愿服务组织的组合影响[7];四是强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8]。综合起来看,现有研究有四个特点:一是志愿者流失尚不是一个规范的术语;二是志愿者流失并非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志愿者个人、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环境分别作用或交叉影响的结果,因此,其分析框架的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三是关于志愿者流失原因的分析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四是鲜有研究关注到高校学生志愿参与随年级增加而迅速下降这一独特现象,本文称之为“年级抑制”。 与一般的志愿者流失不同,年级抑制现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较快的志愿者流失速度;二是志愿者流出行为带有明显的时间节奏;三是流动的方向单一,不会伴有回流现象。年级抑制是我国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独特现象,与西方国家高年级高校学生和渴望获得更高学位的高校学生更愿意从事志愿服务的情况不同[9]。年级抑制能否反映以学校为单位的高校学生志愿参与现状,是本文首先需要加以研究并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解释其成因就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弄清众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致因,这也是本文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志愿者流失现象,年级抑制反过来会对高校学生志愿者、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及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理论框架 现有关于志愿者流失研究的分析框架基本上都可以纳入施耐德和欧姆托的志愿者行为过程模型[10]。该模型将影响志愿者行为的各种因素归纳为前因变量、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又将影响三类变量的子变量分为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运用这个模型开展定性研究可以归纳影响志愿者的各种因素并分析其内在关联,由此综合解释志愿者流失现象;不过,该模型的有效性建立在其具体的分析对象(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和反思式改进特征的基础上,无法用来解释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鉴于此,本文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提出了高校志愿服务行动系统与文化系统互构的解释框架(见图1)。 无论是高校新生的高参与率,还是此后学生的志愿参与率随年级增长而骤降,一定有强有力的调节机制在学生志愿服务场域外起作用,这样的调节机制可以通过解读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文化梳理出来。高校志愿服务文化有两个显在的功能要实现:一是激励和支持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保持较高的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实现育人的功能;二是维护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期存在,保障学生志愿服务平台的常态运行。两个显功能之间密切关联,但又彼此独立。高校入学是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新生初入高校普遍会对校园生活充满新奇感和探索欲,对志愿参与亦是如此。因此,实现第一个显功能的关键并不在于志愿动员(尤其是新生动员),而在于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提供足够的服务岗位以及维护较高的组织忠诚度;前者是保证较高参与率的前提,后者与志愿者从事长期服务的可能性及较高的人均服务时长有关。实现第二个显功能,就要排除固定的学制给志愿服务组织存续带来的困扰。高校学生的学业周期是有严格限制的,以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主力本科生为例,其一般需在四年内完成学业。学生一届届进,又一批批出,导致学生志愿者的最长服务期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延续存在除了要及时解决新老成员更替问题外,还要确保组织结构及运行能力不因换届而受损,以及服务岗位供给稳定。因为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最多在两三年内就要进行大换血,所以既不大可能培育出很复杂的多层次组织结构,也不可能为长期志愿者提供太多支持,尤其不能让高年级志愿者挤占过多新生服务岗位。也就是说,两个显功能的同时实现会引发一些内在紧张。从制度进化的角度看,最终可能调和的结果是优先实现较高参与率而牺牲组织忠诚度。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两个显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稳定的志愿服务组织成员更替和服务岗位供给。这是高校志愿服务文化的底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