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拔地而起的摩天楼描绘出新时代天际线的同时,被迫打开国门的中华民族正在为错过两次工业革命而饱受凌辱与苦难。此种境遇催生的中国第一批怀揣“科技救国”使命的新型知识分子,大都曾试图通过报刊、广播等新的信息复制与传播渠道,加速科技祛魅和自强的脚步,以变革传统的物质观念与创新方式。 作为当时的“高新科技”,无线电科技及产品受到了尤为广泛的关注。不同于以往由机械化工具思维为主导的传统人造物概念,无线电拥有一种全新的为实现跨地域联结的系统化结构模式。这一结构隐在于基站、天线、信号塔等无线电的公共基础设备,以及作为生产、传播、输出声音信息的无线电广播生态之中。其中,收音机因处在无线电技术系统的末端,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实体,成为消费、时尚、社会化符号范畴内的文化之物。在广播跨越时空阻隔自由传播塑造的听觉文化,带给国人前所未有的现代性体验之时,无线电视觉文化亦在上海这块开放的现代都市中获得了先导式的本土化发展。 一、无线电科普期刊中无线电的机械美学 收音机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听觉文化建构的重要物质基础。1923年初美国人奥斯邦(E.G.Osborn)在上海成立中国无线电公司,最早在中国建立电台并向市场投放500台收音机,由此上海租界的中外听众中逐渐兴起了“无线电热”。至1927年,上海所有收音机的确数,现在还不知道,大小总在万架以上,专从外洋到运是项收音机及零件的公司有十五家。而经售商家也不在少数。如南京路的永安公司、先施公司、新新公司,都是经售商①。收音机在四年中一跃成为上海各大百货商场销售体系中紧俏的“高科技”商品。上海一埠,最为发达,屋顶天线,密布如网,经售无线电之商行遍及全埠……据一般估计,全上海之收音机总数,约在十万架以上②。这些数据显示上海的收音机数量呈直线上升,迅速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声音机器。然而当时市面流行的收音机中,进口机器的数量最多,占60%以上;组装机器数量次之,但其所需元器件亦主要依靠外国供应;国产机数量最少,仅在1%-2%。这种市场局面在业余无线电研究社发行的《业余无线电》半月刊中有直观体现:半月刊每期都刊载大量欧美成品收音机、元件和代为装置收音机的广告,经销数量最多的是大中华电器行和业余研究社自身。品牌主要是美国的飞歌、奇异、史德华、西屋、胜利、百乐老,荷兰的飞利浦③。
图1 《飞利浦无线电杂志》封面中的“机械美学” 1934年至1936年
图2 522A八极超外差式收音机 1935年 紧跟外来收音机在国内市场掀起的商品浪潮,许多无线电技术专家与业余爱好者,以及意在发展无线电制造业、进行品牌宣传、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的无线电商人,纷纷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至30年代前半期开始创办无线电科普期刊,这些期刊大都出自上海。如业余无线电研究社的《业余无线电旬刊》(1928年)、中国业余无线电工程学校发行的《无线电杂志》(1932年)、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发行的《无线电世界》(1928年)、上海亚美公司发行的《中国无线电》(1928年)、中华(振华)电器厂发行的《中华无线电》、中雍无线电厂发行的《实用无线电》(1936年)等,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唯一由驻华洋商于1934年发行的《飞利浦无线电杂志》④(以下简称《飞利浦》)。 荷兰虽然国土不大,但是飞利浦收音机却因其高品质,在中国拥有相当的市场。加之《飞利浦》创刊后带来的三方面贡献:1.通过发表无线电原理、实验和应用方面的文章,引介世界范围的新发明和新理论等,以普及无线电知识;2.编辑部于1935年开展“无线电名词审定”工作,着重对1934年教育部公布的《物理学名词》中所有涉及无线电的名词进行整理、归纳,共计汇总和整理无线电名词2000余个,是此时专门无线电名词统一结果中权威性较高且包含内容较全面的一次⑤。大大推动了无线电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为无线电爱好者及科普报刊编辑提供直接参考;3.以摄影、绘画的写实手法对无线电进行机械美学的演绎,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理性精神诉诸于独具风格的视觉语汇,为国内其他无线电科普期刊树立视觉设计的范式。不难看出,《飞利浦》在无线电技术知识、声音机器实物与声音机器图像等不同维度共同塑造的无线电文化引起了国人对西方“物质性”的关注,甚至激发了中国唯物观的兴起。至1936年,飞利浦收音机已占中国十分之三的市场份额⑥。 纵观大量《飞利浦》中的图像,有两种经典图式展示了收音机与遵循传统机械原理的人造物,在科技逻辑与造型形式方面存在的本质差异(图1):一方面,收音机的解剖图内部排列有序的电线及元器件,展现了新材料与新加工工艺所具备的机械美学和时代精神。其中,收音机的核心零件——真空管,是最频繁出现在封面图像中的元素,设计者常以摄影或超写实绘画手法对其细节进行放大处理,并占据画面主要位置,以科技、理性、机械化等形象塑造出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结构感与可信赖的功能美学。如在图1中下排第3个封面中,设计者以超现实的手法并置真空管与地球,两者大小与位置关系反应了无线电对时空的压缩,背景中流动的曲线是对无形的声音与电磁波信号的视觉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