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3)02-0017-05 传统设计史的主流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调用历史学理论与历史事实对设计史进行横向拓宽或纵向深挖,以实现传授历史知识的教学目标。然而,上述方法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单一知识主体局面,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自我拓展;二是学生仅对历史知识形成浅薄的刻板印象,当课程结束之后,不会再记得相关知识,阻碍了设计史知识作为核心素养对其专业知识的持续启蒙。随着设计跨学科趋势的不断深化,各学科边界被不断拓宽,知识的生产逻辑变得多元,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去主动探索更多的学习可能性从而更好适应时代变局,成为当今艺术与设计教育的迫切需求。[1]在此背景下,设计史教学目标应该有所更新,不再以记忆知识点为核心,而是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体验历史知识的构建性,理解历史叙事的个体性,以及感受历史话语的立场性。本文以“还可以怎么样”的“或然思维”(alternative thinking)作为对传统历史思维的补充,师生一起对设计史知识进行共同思辨,将历史知识作为问题探索的语境,而非旨在实现的最终目标,引导学生基于个人背景与立场,通过“反转”历史经验中的某一典型要素,比如性别,对既有历史事实进行情境假设(What-If)与提问,从而得到与传统历史相反或明显不同的“反事实历史”(counterfactual history),或称“或然史”(alternative history),也被译为“另一种历史”“替代性历史”等。如果说“另一种”的历史是可能的,那么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可以由谁书写”的主体性问题。 一、历史由谁书写 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H.Gombrich)的《艺术的故事》开篇有句名言:“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2]设计史也大抵如此。历史的事实及其发生机制是多元复杂的,但最终只有一小部分被选择、被发现,并被整合为历史的叙事。历史叙事的样貌主要取决于叙事的主体,到底是谁在讲述。正如美国设计史学者维克多·马格林(Victor Margolin)的断言:“没有单一的设计史。”[3]由于讲述者及其视角、身份、立场的差异,历史的叙事千差万别。然而,在传统的设计史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蓝本,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僵化的”历史知识,既缺乏知识共创的机会,也缺少与现实互动的渠道,对设计史课程“意兴阑珊”。 历史的书写,具体来说是关于历史文本的叙事建构。在历史学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的观点中,“叙事的形式为原本混乱的过去实在赋予秩序和意义”。[4]在碎片化的史料面前,历史的书写者基于自身的历史观念去描摹与建构,以期形成某种完整的历史叙事。传统的设计史教学只教给学生作为叙事结果的历史,而非历史文本的建构机制与生产过程,而上述内容正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②[5]的关键所在。本文尝试在设计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辨实验,从识别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问题及其要素开始,引导学生以或然思维为主,充分发挥另类想象力与历史推测的能力,最终形成一种与传统史实不同、但在某种视角中仍具有某种连续性的另类历史叙事。 诚然,历史本身并不具备连续性,而只是历史学科认识论的基本假设。[6]既然历史叙事的连续性是由历史书写者主动创建的,那么它同样也可以被质疑、被打散,以及再次被重建。历史的连续性主要与两个变量相关,变化与稳定。[7]因此,形成连续性的关键在于不变之处洞察变化,在变化之地识别稳定。因此,本次教学实验的技术取径是:从设计史的发生过程出发,回到历史文本及其史料本身,通过如侦探般去考察叙事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结合其对历史文本构成的差异性影响,择一进行基于或然思维的反事实建构,以促成变化的发生;通过反转原本历史叙事结果的方式放大上述变化,并推测后续会产生的其他影响;在公认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融合构成具有另类连续性的新叙事,以此揭示历史文本的建构机制。上述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其作为历史知识的共创主体,完成“识别—打破—反转—重建”的或然史构建过程。通过上述过程的展开,学生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且固定的,而是借由或然想象力,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立起互动渠道与对话方式。 二、历史如何书写 1.从或然思维到或然史 历史的书写除了依据基本历史素养之外,还需要想象力。在想象力培养方面,“可能性思维”(Possible Thinking)[8]是更为人所熟知的概念,它强调从“是什么”到“可能会是什么”,从“这是什么”到“我们能用它做什么”的转变。这是一种从“现有”到“还有”的思维拓展路径。与可能性思维不同,“或然思维”③是基于历史“现实”,想象或然“可能”并回归当下“现实”。其中,历史“现实”在法国历史学家保罗·维纳(Paul Veyne)那里,是历史学家调用想象力虚构了一种作为“真实的虚构”[9]而存在的叙事;“可能”主要是指历史人物经历的社会建构;而再次回归的“现实”是在了解到另一种历史可能之后,对现实形成的更为深刻的认识。[10]80这是一种典型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式认知过程。作为一种批判性的想象力,或然思维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实与当下现实关系的关键所在。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想象力代表的是一种先天的形构能力,能够使不在场的未来,也包括过去,形成一种“针对对象的统一性表象”。[11]基于或然思维的想象力,既可以是基于现实进行的无限联想,也可以是针对过去的反事实推测(counterfactual speculation),由后者建立起来的便是或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