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冲突的典型类型与应对策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席海燕,南京审计大学全审学院

原文出处: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版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4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每一个养育多子女的家庭都会遇到同胞冲突的问题,很多时候,家长因不了解孩子们之间冲突的原因而处理不当,不但让自己疲惫,而且也让孩子们“怨声载道”。大致而言,同胞间的日常冲突主要有以下四种典型类型,应对方式也各有侧重。

      一、敌意型冲突

      敌意型冲突是由归因错误引起的同胞冲突。一方无意中冒犯了另一方,从而引发另一方的愤怒与回击。比如两个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姐姐不小心碰疼了弟弟,弟弟立马就反手打姐姐。在这里,弟弟是因为被碰疼了而本能地做出自我中心式的敌意性归因,认为姐姐故意打自己,因此出手还击。而真正被打的姐姐很清楚自己行为的动机,但却无法理解弟弟的心理状态,因此会产生“我只是不小心碰到了你,你为什么要打我呢”的困惑。解决此类敌意型冲突,家长一方面要对出手还击的幼儿解释清楚“故意”和“不小心”这两类行为的区别与不同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则需要教不小心冒犯对方的孩子如何及时且礼貌地表达清楚自己的行为意图。

      对于区分“故意”和“不小心”的行为,家长可以借用孩子的亲身体验进行解释。比如,当弟弟生气打姐姐时,弟弟打了一下并不觉得解气,因此又打第二下、第三下……这种持续的、重复的打人行为就是故意打人。但是如果弟弟不小心碰到了姐姐,而且这个“碰疼”姐姐的行为发生一次就结束了,那么这种冒犯就应该被谅解。

      面对故意打人行为,家长首先需要制止孩子冲动的小拳头,并教被打的孩子说“你不可以打我”。而面对不小心的冒犯,家长需要教被冒犯的孩子识别他人的行为表达,提醒对方碰疼了自己,而不需要生气或打人。对于不小心碰疼对方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及时向他人道歉,让对方知道自己是无意的,从而避免对方误解为“敌意型”侵犯。

      二、争抢型冲突

      面对孩子因争抢而发生冲突时,很多家长会本能地要求大孩让小孩。但事实上,违背自身真实意愿谦让玩具的行为较少发生。家长可以兼顾两个孩子的感受,创设新的有意思的游戏情境,以双方的积极参与化解冲突。比如二孩正在玩车队游戏,大孩想要其中的蓝色卡车,但二孩就是不给,于是大孩上手抢夺……此时家长应介入,家长可以结合孩子们都熟悉的绘本或动画片情节创设游戏情境,如:大孩要去给狸猫叔叔送货,需要向二孩领用一辆蓝色卡车,还需要给狸猫叔叔准备一些小礼物,送完货之后会立马把车子开回来归还。这样,孩子们都会被送货和准备礼物的游戏情境吸引,从而忘却了先前的争执,共同加入新的游戏中。

      除了创设游戏情境之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们共同约定“数十下”的规则。当双方争抢同一玩具时,让孩子约定数到十就给对方玩,再数到十换另一方玩,这个方法旨在给让渡玩具的孩子一定的心理准备时间。因为在有时间约束的情景下,儿童更容易做出让渡行为。

      三、争先型冲突

      如果说争抢型冲突的主要动机在于“我要”,那么争先型冲突的主要动机则在于“我先”。“我先”涉及到“我要”时会表现为“我先要”,另外还有各种“我先来”“我先玩”“我先喝”……

      当混合着争抢型冲突和争先型冲突的“我先要”冲突发生时,家长可以借鉴争抢型冲突的解决思路,即创设游戏情境,让两个孩子都参与进来。比如两个孩子都争夺先要“长江七号”小人玩偶,那么家长可以创设“长江七号”去旅游的情境,让两个孩子充当“长江七号”的交通工具,比如大孩当地铁,二孩当高铁。当两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后,家长还可以围绕游戏情境展开新的玩法。

      当孩子只在意“我先”而并不在意物品本身时,冲突的解决重点在于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接受先来后到的规则意识。虽然孩子们都想享有优先权,但是优先权并不是以抢或哭闹的方式就可以随意得到的,它必须尊重事实本身。如果遇到优先权判决不下的情况,家长可以让孩子以“石头剪刀布”“点兵点将”、抛硬币等游戏方式来确定。在愿赌服输的游戏规则约束之下,孩子们更容易大方地让渡出优先权。

      四、偏爱型冲突

      因父母偏爱一方,致使另一方表现出抢夺、攻击等行为。偏爱型冲突的导火索各不相同,但根源却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敌意与嫉妒。当父母有偏心倾向时,他们往往会把资源和机会更多给到他们认为更需要保护的孩子,另一个孩子就会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不能公正地对待自己,从而常常和被父母偏爱的孩子爆发冲突。当这种行为发生时,感到“缺爱”的孩子多半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并以破坏性的行为争夺父母的关注。

      遇到这种类型的同胞冲突,家长应反思孩子间的冲突是由自身的不公正对待导致的,此时最有效的应对策略有两种。其一,公正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以孩子本身的行为适宜性为判断标准,就事论事。在处理的时候可以结合前述几种类型中的处理办法,以游戏的方式把孩子们引入到新的情境中,快速化解孩子们之间的敌意。其二,家长需要向缺爱的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孩子往往以大人的行为和言语来判断大人更喜欢谁,但是当父母能向孩子们常常表达爱的时候,孩子们就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所爱的,因而也不需要以破坏性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同胞间的冲突也不再容易此起彼伏地发生。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让父母们以更有智慧的方式处理孩子间的冲突,但不代表用这些方法就能让家庭中的同胞冲突消失。不过,父母若能不以吼叫与训诫的方式简单粗暴地处理冲突,而能真正看见孩子们究竟在争抢什么,为什么争抢,继而以充满游戏精神或规则意识的方式来处理,家庭间的日常氛围会轻松很多,父母们的自我效能感会提升许多,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处理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