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韧性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内涵、机制与路径

作 者:
宋华 

作者简介:
宋华(1969- ),男,湖北武汉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财经大学天池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供应链管理

内容提要:

供应链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供应链中断是供应链韧性问题的来源。与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微观性和宏观性相关,供应链韧性严格意义上讲,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微观的供应链韧性是立足于企业或组织的视角,强调供应链运营、高效与稳定,而宏观的供应链韧性则是站在产业乃至国家层面,关注的是产业体系的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近些年在企业、行业以及政府共同推动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供应链建设有了飞跃性发展,但我国企业供应链能力、特别是质量与发展能力亟须提升,很多高端产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不足。中国供应链韧性的建设具有三个层级的目标:一是围绕组织以及上下游形成的工程韧性;二是围绕组织群落或者复杂适应系统的生态韧性:三是围绕产业集群或者区域合作的发展韧性。供应链韧性发展机制中,技术、足迹、组织构成了供应链韧性三要素,供应链韧性层级分为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和发展韧性三个层次。供应链中断风险一部分来自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另一部分源于供应链自身竞争力状态。供应链韧性建设需要系统化的路径来实现,即能够通过流程化活动和数字化举措有效配置供应链管理活动。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4 年 01 期

字号:

       一、导言

       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疫情多发的背景下,供应链韧性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的致贺信中指出,维护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二十大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各部门提出2023年强化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风险监测预警、着力提升区域供应链韧性等新的工作方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方发布通知和指导意见,促进三大产业的供应链协同融合发展、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试点和示范工作,为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特别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系统建设中国供应链韧性、促进中国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刻影响世界社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首先从发展的视角,回顾国内外对供应链理解的演进与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问题,并且基于对供应链中断来源的解析进一步探索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供应链韧性的内涵以及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三个层级供应链韧性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路径,为中国供应链韧性的高质量发展建设路径提供启示与建议。

       二、供应链与供应链中断风险

       (一)供应链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关于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协调运营的管理科学,然而当今它也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1]。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业链供应链已经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对供应链的理解不仅仅是组织层面的微观概念,也延伸到了产业发展和安全这一宏观层面。因此,如何认识供应链的这种内涵和外延的发展,这对于深刻理解供应链韧性问题的缘由无疑是必要的。

       供应链这一概念无论在国际还是中国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国际视角看,50年代到70年代末,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管理科学化的发展,使得从系统的角度提升竞争力成为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供应链的雏形分销与物流管理开始登堂入室,成了管理科学“殿堂”中的一员。分销与物流管理强调的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实现从发生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效益的正向和逆向移动,从而对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综合性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其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2]。分销与物流管理开始将管理的视角从功能转向至流程和系统,并且将企业或组织的运营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相结合。但是真正开始强调跨功能、跨部门的供应链管理80年代才开始,这一时期第四代计算机的广泛普及,特别是以 MRP、ERP为代表的信息化开始为各行各业广为采纳,如何有效地协调不同功能,使得上下游运营的各个环节能够顺畅运行,同时不同的部门能够有效沟通,改变各自为政的决策状态成为管理的关键问题[3]。因此,这一时期供应链概念开始为业界认知和接受,当时英国的学者Keith Oliver提出供应链是一个规划、实施和控制供应链运作的过程,目的是尽可能有效地满足客户的要求[4]。这一时期,供应链概念和理念的形成显然已经超越了流程和分销物流的范畴,涵盖的范围更为完整和全面。具体而言,其特征反映为三个方面:一是在组织方式上,供应链不仅仅是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更是由上下游与特定企业所构成的协同体系;二是在流程上,供应链不再仅仅关注产成品的分销物流,而是囊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全面的系统管理;三是在管理要素上,涉及物质、技术和行为要素的组织和管理[5]。此后,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运作,跨境、跨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不断增长,特别是离岸外包的广泛发展,以打破地域限制,弥合不同政策环境差异,破解组织之间业务孤岛的一体化管理成为供应链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供应链的概念开始从组织层面上升到了网络、行业层面,并且日益强调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整合,进而实现共赢和协同发展。Hearnshaw and Wilson(2013)在总结网络化供应链时指出,这一阶段的供应链也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供应链呈现出网状结构分布,各节点之间具有短链特征;二是由于供应链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分布日益全球化。因此,需要充分关注供应链激励、协调和整合;三是这一阶段供应链管理是基于三元或多元关系的信息和社会资本管理[6]。到2010年以后,以“ABCD”为代表的现代数字技术拉开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进而让供应链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数字技术推动供应链越来越趋向于数智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特别是2020年之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加之逆全球化发展的形成,更使得供应链不仅仅被认为是提升产业供应链的驱动力,更是打造供应链韧性,有效防范产业中断的重要手段。因而,如今的供应链被认为是一套流程,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对供应链上每个利益相关者功能的更好洞察,让每个参与者对他们所需的材料来源、对其产品的需求以及两者之间的所有关系做出更好的决定,并且更有效地采取措施防范供应链运营中断,适应生态复杂性的变化。同时,维持供应链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各方所拥有的诀窍、核心能力、知识和健康的生态治理[7]。

       与国际供应链认识的发展性相一致,在我国供应链也是一个不断演进发展的概念,中国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改革开放,以及世界经济贡献不断上升的结果。我国自2001年加入 WTO之后,一直到2010年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逐步加入并融入全球产业链中,这一阶段,以提升国内和国际物流,建立健全完善的物流设施网络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8],因此,这一阶段“物流”成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词汇。到2015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超过了劳动力和资本的贡献,中国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仅是物流的问题,更是上下游之间如何有效协调的问题。因此,供应链逐步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这一时期对供应链的认识可以反映在国标《物流术语》(GB/T18354-2021)中对供应链的界定,即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围绕核心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由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等形成的网链结构。”2015年之后,对供应链的关注不仅仅是业界和学术界,它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方向。这是因为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时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要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借助于中国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精准地匹配供给和需求,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通过有效链接,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实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协作顺畅高效也是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正是因为如此,供应链已经脱离了单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范畴,成为中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可以表现在2017年10月13日国办出台了中国第一个供应链发展文件,即《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应用的指导意见》(84号文),文件中明确指出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对供应链的理解与国际供应链发展呈现既同向而行,又兼具中国特色,与我国现阶段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高度契合。一方面将供应链视为带动行业以及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而推动高质量产业链的形成[9];另一方面供应链的管理范围已经从简单的上下游的组织管理,发展到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形成供应链平台,促进产业生态的建立[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