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和历史观的转变,中世纪已经摆脱了“黑暗的时代”这一刻板印象。但是,由于黑死病、战乱和人口大量死亡等历史事实,14至15世纪的西欧历史却一直笼罩着昏暗的色彩:“中世纪晚期危机”这一史学名词的广泛使用就是证明。①史学界没有对“中世纪晚期危机”形成明确的统一定义,而是将它作为对14至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中世纪晚期危机”在何时提出?它对理解西欧中世纪历史,特别是14至15世纪的历史有什么意义?史学界关于“中世纪晚期危机”的研究已经形成哪些主要观点?在已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以何种视角继续对中世纪晚期危机的研究,才能加深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认识以及危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理解?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中世纪晚期危机”概念的诞生 作为史学名词的“中世纪晚期危机”诞生于20世纪。在此之前,人们如何看待西欧中世纪,特别是14至15世纪的历史?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理解“中世纪晚期危机”史学意义的前提。 虽然14、15世纪的人们是黑死病、饥荒、战争等一系列被后来历史学家称为危机的亲身经历者,但是,他们从未使用“危机”描述自己所处的时代。一方面,根据词源学,“危机”一词最早来自希腊语,后来被引入拉丁语(写作“crisis”),但是,直到16世纪,“危机”一直是医学名词,只用来表示“病危的时刻”。②另一方面,从中世纪晚期编年史和时人日记的记载来看,当时的作者尤为关注一个个的政治事件,特别是战争,倾向于以短期的直接原因对政治事件做出解释:他们既不具有以较长时间跨度看待历史的视野,也没有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之间建立联系的意识,因此,无法形成对所处时代的整体认识。③ 相较而言,人文主义者们不仅表现出了给历史分期的意识,还展现出了以长时间跨度理解历史的野心:他们将西罗马帝国覆灭至自己所处时代之间的历史时期视为一个统一的时段,为其冠名“中世纪”(拉丁语,medium tempus/medium aevum)。④“中世纪”本意为“中间的时代”,是人文主义者对这一历史时期贬抑之情的明确表达。在他们眼中,中世纪是黑暗和野蛮的时代,是辉煌古典文明的断裂,他们要与中世纪决裂,复兴希腊一罗马的文化,开创新的时代。新教史家和启蒙思想家继承并发扬了人文主义者对中世纪的负面评价。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对中世纪野蛮和宗教蒙昧主义的批判,是最具代表l生的观点之一。⑤总之,在16至18世纪,5至15世纪开始被整体地看作一个历史时段,但是,近一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同质的、没有变化的,从始至终是一样“黑暗的”,14和15世纪只是其中的片段。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扩张给欧洲的政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剧烈冲击,如何从历史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源,重新建立身份认同成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化界力图回答的主要问题之一。⑥在这样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思潮和“科学的”历史学重新挖掘了中世纪历史的意义。⑦浪漫主义通过文学和艺术等多种形式改变了中世纪扁平的负面形象,⑧突出了民族文化和情感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延续性。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浪漫主义史家米什莱,他不仅将法兰西民族和国家的构建作为叙述14、15世纪历史的重要线索,还特别将贞德塑造成爱国主义的英雄。⑨“科学的”历史学也尝试在3至11世纪的“蛮族入侵”和蛮族王国与近代民族之间构建起对应关系,以此说明近代之后民族情感和领土诉求的合理性。⑩相对而言,“科学的”历史学低估了中世纪晚期历史的意义,对14至15世纪历史的叙述没有突破中世纪晚期编年史的范式,大多以国王的统治时期为节点,重点考证和记述大人物主导的政治事件和著名战役。总的来看,浪漫主义和近代历史学挖掘出了中世纪的多元面相,并开始尝试理解中世纪历史与近代欧洲之间的联系。然而,由于过度投射民族主义诉求,它们都在部分程度上扭曲了历史真实,而且,以叙事为主的书写方式导致它们缺乏分析性的解读。因此,直到19世纪,14至15世纪的历史依然由政治事件连缀而成,它与之前及之后历史时代的区别与联系没有得到探讨。 1919年,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撰写的《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出版,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1)这本著作摆脱了传统的政治史书写模式,从文化史视角确定了14和15世纪在中世纪到近代的欧洲历史中的位置。赫伊津哈强调关注这一时段本身的特点。他认为,这一时期是中世纪文化成熟与结果的时期,但正因为过于成熟而缺乏活力,这一时期也是中世纪的末期,是中世纪文化瓜熟蒂落、消亡的时期。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翻译为《中世纪的衰落》并非完全错误。(12)除此之外,赫伊津哈还指出,这一时期孕育着古典文化的新形式,这种新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精神,才产生了文艺复兴。(13)尽管赫伊津哈以秋天来比喻14、15世纪在中世纪文化史中地位的方式带有历史形态学的色彩,(14)但是,他的研究立足于中世纪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和特点,赋予了中世纪晚期独特的意义,揭示了它在西欧历史中的双重地位:它既是中世纪结束的时期,又是孕育文艺复兴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