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滥觞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的东欧,1980年代初传到中国①。青年学在它的发祥地如昙花一现,但在中国却始终为一些热诚者持续关注。四十余年,几代人参与其中,持之以恒,砥砺前行,其场景与情境,亦足以感人!这是一个特别的学术现象。是青春力量的感召,还是某种使命的担当?置身其中者与事外旁观者,或有不同感受。 从波兰学者第一次明确提出青年学概念到马赫列尔的第一本《青年问题和青年学》著作问世,其间费时十几年,而在中国这一过程只用了不到七年,并在接下来不长的一段时间里掀起了一个青年学著作出版小高潮。②但这一高潮随即退去,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迄今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名之为“青年学”的著作鲜有面世,笔者最新见到的版本于2016年和2019年出版。已出版的青年学书籍(据黄志坚2019年文章中的统计有20多部),少有专著,基本为集体编写的团青干部培训和高校思政专业教材。但青年学话语在中国并未缺席,与青年学相关的研究,诸如青年本质、青年发生发展规律、青年史研究、青年现代性问题,以及关于青年定义、青年年龄、世代等基本概念,都受到研究者持续的关注。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2017年发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使青年学话题再度引发热议。但问题是自2015年青年学话题再度重启,在过去八年时间里,虽然建设新型青年学、发展中国特色青年学、重建青年学等话语迭出,仍少见属于学科范畴或意义上的实质性成果,如有影响的专著、专题成果、论文等问世。就在最近的一两年里,还有研究者感慨青年学步履之艰难,[1]也有称青年学学科建设陷入了“学科建制和知识体系”双重生存性困境[2]。 青年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青春期,这在学术史上应该是少见且耐人寻味的现象。再过十年、二十年,中国青年学将会是什么模样?既令人期待,也令人担忧。对过去四十年中国青年学发展历程回顾、反思的文章已经很多,但少有对青年学既有成果的“文本批判”(黄志坚语),更少有跳出既有理论框架、话语机制的具有启发性、建设性,特别是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观点或方案设计提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节点上,青年学需要再出发,回到马赫列尔的“青年学”,或许是一个必要的选择——为确定一个参照坐标和时间点而展开我们的话题。另外,讨论中国青年学问题,马赫列尔本身也是一个不能绕开的标识性存在。 一、回到马赫列尔:青年学之滥觞及其启示 马赫列尔的到来(这里主要指他的“青年学”,马赫列尔1983年曾到访中国)[3],“激发了更多学者在我国开拓青年学研究的兴趣和勇气”[4],还有学者认为马赫列尔是“世界范围内的真正的、科学意义上的青年学的创始人”,他“系统地提出了青年学的理论体系,推动了国际范围的青年研究工作”[5],对中国的青年学研究及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评论并非完全言过其实。可以肯定,马赫列尔的青年学对中国青年学具有发生学意义。那么,如何看待来到中国的马赫列尔?马赫列尔对中国的青年学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简单归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年学的理论框架 马赫列尔为对青年的整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总体思路,即从青年人的本质到对其发生发展规律的追寻,进而建构起青年学的理论框架。这里既包含对青年整体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的理解,也包含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问题,在文本结构上实现了青年研究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多学科的综合,再到“成为一门独立科学”——青年学的跨越。马赫列尔试图从“跨学科的高度”建立一门研究青年的“统一的科学和哲学”③。这决定了其“青年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范型及方法论特征、学术视野和理论框架的特点。“综合”“整体”论和“独立科学”说,也是中国青年学概念自提出迄今四十余年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 (二)青年学的研究对象 马赫列尔明确表示,“探索青年人的本质”是青年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其青年学全部论点的出发点;指出青年人的本质是具体地、历史地存在着,“青年学的对象是作为具体地、历史地决定的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价值学整体的青年”;青年本质,是青年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具有人的一般本质的特殊性,同时具有目的性取向和社会—时间的二重性,最大限度地向未来开放是青年本质的根本特点。[6]在马赫列尔那里,所谓的青年本质是一个哲学命题,论证过程关涉人的本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历史性和现实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等方面。马赫列尔将青年学的理论宏旨确定为:“根据在本体论方面构成青年学对象的东西——认识青年人的本质的需要,把它们概括为一个统一的认识系统。”[7]这是在哲学层面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范畴就青年认识所要达成的理论目标,旨在提出一种关于青年的认识和方法理论。马赫列尔关于青年本质的论述及其将青年本质作为青年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中国青年学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内研究者也肯定马赫列尔对青年本质的研究“是确立青年学研究对象的基础,研究马赫列尔的青年本质观,对于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学是有益的。”[8]统计表明,在中国知网1986-2016年间含有“马赫列尔”一词的192篇文章中,涉及青年本质,特别是关于青年本质的目的性取向和社会—时间二重性两个根本特点的,多达一半以上[9]。检索中国青年学全部著作,青年本质的论述几乎是所有文本框架结构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