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xbbjb.swu.edu.cn DOI:10.13718/j.cnki.xdsk.2023.04.002 中图分类号:B848;G03;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23)04-0015-13 一、问题的提出:圣贤情结、英雄精神与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象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深入发掘民族精神内涵,“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1],为新时代理想人格的塑造作出积极贡献。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2],理想人格则包蕴着人的道德行为和价值目标。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受到主流标榜或大众推崇的人格典范,其形塑历程经历了长期的文化濡养,在坚守传统道德价值的基础上,不断汲取优秀思想精髓,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响应主流文化号召,进而实现文明理性的升华,成为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 (一)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研究现状 截至2023年5月7日,在中国知网以“理想人格”为篇名精确检索,得到1413条结果,其中期刊论文1158篇,学位论文129篇。总体来看,文献体量虽大,但大部分是对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及传统理想人格现代意义的探讨,特别是着眼于传统理想人格对当前心理学、影视、艺术、广告等领域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教育的分析,而对传统理想人格本质特征与核心内涵的考察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以来,开始出现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的研究,且近三年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有关传统理想人格的探讨历久弥新,在当下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具有现实意义。 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剖析与定义。此类研究多从儒、释、道诸家视角,探讨理想人格的衡量标准,指出各家学说中理想人格的内涵。如邱紫华分述了儒家、道家、禅宗对“圣贤”“真人”人格的塑造,指出儒家理想人格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脊梁[3]。朱义禄考察了儒、释、道对理想人格的阐发[4]。李祥俊通过对“内圣外王”观念的历时分析,探讨儒家理想人格中“自我创造”与“自我认同”两种类型的主体地位与内在关联[5]。二是对中西方理想人格的比较。此类研究多从文明互鉴视角指出二者存在的不足和优势互补的进步空间。黄世贤认为中国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圣人、贤人、善人,西方的理想人格是上帝、天使、巨人、超人,中国标榜忠君爱国的仁者,而西方推崇个人至上的英雄[6]。周波指出西方的理想人格是“基于个体的生命力和自我本性的自我实现,体现为一种事功、审美和艺术创造的实现”,而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则以道德品格为最高追求[7]。三是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嬗变过程的梳理。此类研究多聚焦近代新旧文化交锋背景下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重塑与自新。朱义禄将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等同于“圣贤”,指出传统人格被赋予“变通随时”“亟亟谋利”“必通西学”的新品性[8]。魏义霞通过分析梁启超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从“君子”到“英雄”再到“仁者”的转变,阐述中国理想人格的嬗变历程[9]。四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当代启示。此类研究在结合现实的基础上,提出对传统理想人格的批判式继承。尚九玉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追求的理想人格内涵概括为“仁爱精神、献身精神、重义轻利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10]。 上述成果体现了审美心理结构中对于德、善、勇、义等崇高品质的追求,试图揭示中西传统理想人格的差异及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转变,但仍有一些关键问题未能说清:一是并未真正指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具体指向,且对如何调和传统理想人格建构与现实社会精神需求之间的内在冲突,也未能给出明确答案。二是除公认的“圣贤”人格外,英雄人格也“常常被当作理想人格的代表”[11],甚至影响力一度超越圣贤,当代中国精神更是以“人民英雄”为理想人格[12],但由于并未真正进入主流话语体系,至少在地位上无法与“圣贤”相比并,故在相关研究中,“英雄”与“圣贤”未受到同等重视。 (二)圣贤与英雄二者关系的研究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将“贤”与“英雄”并举,高度肯定二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道德建设中的精神引领与典型示范作用。在此之前,虽也有一些对圣贤、英雄关系进行探讨的文章,然多未改变传统文化对二者尊卑关系的评价。 进入现代以来,曾经有过关于英雄与圣贤相比较的讨论,认为圣贤未有不英雄但英雄未必皆圣贤。1926年,章士钊发表《圣贤与英雄异同论》,认为二者皆非自天生,在“天命之性”上“固无所谓异同”[13]。1941年,贺麟发表《英雄崇拜与人格教育》,认为“英雄不但指豪杰之士,而且包括圣贤在内”,提倡更应崇拜英雄[14]。这些讨论,大多受到西方英雄史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未能真正揭示圣贤与英雄两种人格的内在本质,这样的讨论,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此后,关于圣贤与英雄的讨论遂告偃旗息鼓。 在现有研究中,关于圣贤、英雄的成果数量众多且自成体系,但鲜有对二者关联的探讨。在中国知网以“圣贤”“英雄”为主题词交叉检索,筛选后仅有8篇论文,主要聚焦于两个问题:一是圣贤与英雄的互动转化。如赵林指出英雄具有的实践性,将圣贤理想浸透于民众心中,“圣贤理想逐渐转化为英雄业绩”,人们的模仿对象遂由精神先知变为现世英雄[15]。金荣权认为儒墨两家通过改造神话人物、塑造政治巨人,推动历史上的神话英雄向人间圣贤进行转变[16]。二是圣贤、英雄的差异,特别是中西文化中二者的差异比较。沈立文指出西方文化崇尚英雄,中国文化敬仰圣贤,圣贤、英雄人格的差异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影响到文艺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17]。可以看出,在相关论述中,圣贤、英雄仍存在地位高下之别。朱汉民肯定圣贤、英雄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代表性地位及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除侧重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外,更指出其文化一体化趋势,然皆未能道尽二者关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