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著名歌手离世,引起大众对“阳光型抑郁”的关注。在抑郁症“高发”的青少年群体里,“阳光型抑郁”亦不少见。今年年初上映的动画电影《深海》,就讲述了“一个抑郁症女孩自我救赎”的故事。如片中的小女孩,一些看上去阳光正常的孩子,也可能掉落情绪的深海苦苦挣扎。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该如何及时发现他们阳光下的阴霾,拯救他们于“深海”之中?《教育家》邀请了两位心理专家进行分析和解答。 《教育家》:相较于“典型”的抑郁症,青少年的“阳光型抑郁”有哪些不同和表现?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患“阳光型抑郁症”? 文心:要理解“阳光型抑郁”的特点和不同,我们要先对“典型”的抑郁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突出表现为三个“低”:一是情绪低,整天郁郁寡欢,每天都陷在负面情绪里;二是兴趣低,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三是生命力低,感觉身体非常累,疲劳无力。而“阳光型抑郁”的人,从外在表现上可能看不出这“三低”。他们看上去在积极乐观地生活,甚至还在鼓励别人,但是在内心感受上其实跟典型的抑郁症是完全一样的,即他们会觉得很难过,会有很多的负面情绪,这些他们自己都是能感受到的,但不会对别人讲。这种外在的伪装有时候是刻意的,有时候不是,可能在他们的认知里,不能够接纳自己是那样的一个角色,自己就得保持完美、乐观的形象。 无论是“典型”的抑郁症还是“阳光型抑郁”,他们真实的表现都是一样的,痛苦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医学上其实没有“阳光型抑郁”这样的诊断。所谓的“阳光型抑郁”,是这些人面对抑郁的感受时增加了一些个人的应对,比如掩藏、伪装,很在乎他人的评价。这些增加的东西,会加剧他们的自我纠结、自我战斗,让他们更痛苦。 容易患“阳光型抑郁”的孩子,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在家庭等环境下不允许表达消极情绪的孩子,比如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勇敢、乐观,不要活得太矫情,要坚强、有毅力、克服困难等;二是不敢表达负面情绪的孩子,这种孩子可能感觉不到父母足够多的爱和接纳,他们为了父母的关注和欣赏,会用一种讨好型的相处模式把自己伪装起来;三是有完美倾向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希望得到他人正面的评价,不能够接受自己有负面、消极的一面。 《教育家》:“阳光型抑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作为家长、老师,如何及时识别孩子“藏起来”的真实情绪? 文心:“阳光型抑郁”的确有很强的隐蔽性,这也增加了其危险性。这样的孩子表现出来的都是好的一面,而一旦爆发出来,一般就是这个孩子已经撑不住了,再也没有办法去伪装了。 作为家长和老师,如何识别孩子的真实情绪呢?其实不管是抑郁也好、焦虑也好,都被称为情绪情感障碍。情绪情感障碍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事人一定是第一个感受到不舒服的,比如感觉到抑郁、焦虑、难受。作为孩子身边的人,家长、老师一定要抱着关心、好奇的态度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而不要只是用自己的判断去评价孩子。 比如在咨询里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孩子告诉父母说“我抑郁了,我很难受”“我学不下去了”“我情绪很低落,我天天都想哭”“我压力很大”,但是很多父母并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甚至用很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评价孩子。“什么抑郁,你就是懒”“你就是逃避困难”“你就是不爱学习”“你就是给自己找理由”“你就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要想东想西”。如果家长或者老师都是这种反馈,孩子的抑郁问题就可能持续下去,越来越严重。 杨意:作为家长、老师,希望自己能及时识别孩子“藏起来”的真实情绪,这个意愿背后是对孩子的关爱。其实,孩子抑郁之后,哪怕是“阳光型”,也往往会向家长、老师发出一些求救信号。问题是家长、老师如何才能“接住”这些信号而不错过呢? 这里想谈一谈阻碍我们识别孩子真实情绪的两个很重要、很普遍但往往被忽略的因素。 第一,病耻感容易让人蒙蔽双眼。很多父母对抑郁症有一种“病耻感”。我们对精神障碍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是可以理解的,有偏见不是我们的错,但突破偏见是我们的责任。哪怕一时半会儿不能突破偏见,也要努力避免病耻感带来的伤害,这就包括延误的发现、诊断和治疗。如何尽量减轻病耻感对我们的蒙蔽呢? 一方面,我们需要把疾病和人分开,我们面对的不是疾病,而是人。即使是带着疾病的人,也首先是人——立体的、复杂的人,不能用对精神障碍的偏见和错误观点来衡量的人。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睁大眼睛、立体辩证地看待孩子,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且相信自己看到的闪光点。孩子为什么要隐藏真实情绪、戴上阳光的面具呢?往往是因为孩子也被病耻感所困扰,担心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的不理解、不接纳,担心自己被贴上“抑郁症”这个标签。当我们把孩子的“病”和“人”分开时,就是在避免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受到抑郁症的威胁。从而让他感觉到,至少在你眼中,他没有被简化成抑郁症病人,他仍然是一个独特的人,一个和你有着美好共同回忆的人。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觉察自己是否出现“灾难化思维”,类似“如果孩子得抑郁症就完了,正常升学没希望了,一辈子都毁了”。其实在人类历史上,许多卓有成就的人都有精神障碍,比如丘吉尔、林肯、J.K.罗琳等。这些宝贵的例子,可以启发我们和孩子:即使有精神障碍,仍然可以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并且,及时就诊能极大提高治愈的可能性,即使抑郁症没有完全消失、时不时有症状显现,我们仍然可以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经营出有乐趣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