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家庭语言暴力“武器”

作 者:

作者简介:
殷锦绣,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

原文出处:
心理与健康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3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国内知名问答网站上,有一个一百多万浏览量、获得了近千个回答的问题:你怎么理解“中国的父母在等孩子感谢,中国的孩子在等父母道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下,写出了父母曾经对自己的伤害,还有伤害后不以为意的态度带来的二次伤害。比如,有位匿名用户写,每当自己对妈妈出现什么不满的态度时,妈妈都是这句话:“我又没把你饿死,不还是把你养大了?”

      的确如此,“在等待感谢”的父母肯定很纳闷:从小也没怎么打骂过孩子,供孩子吃饱穿暖还上学习班,这要是放在我们自己小时候可是非常难得的了,孩子怎么还不满意、还觉得我们对他不好呢?

      父母不知道,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吃饱穿暖,还有情感关爱;父母对孩子的暴力不只有打、骂,还有更隐秘的语言暴力,正潜藏在亲子沟通中。世界畅销书《非暴力沟通》作者、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将暴力沟通分为四种类型,它们都可以是语言暴力的“武器”。

      当语言成为伤人的“武器”

      语言暴力武器一:道德评判

      常常有父母会感到疑惑:怎么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他越来越不愿意和我们说身边的事了呢?

      然而一追问就会发现,先前孩子愿意分享时,父母总是回以道德评判,比如当孩子说自己在学校里受的委屈时,父母说“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你肯定哪里做得不对”;当外人夸奖孩子时,父母说“他哪有这么好,浑身都是臭毛病”。这些先入为主、有强烈主观判断的话,就是道德评判。父母站在道德“高地”上俯视孩子时,根本没有给孩子留表达和辩驳的余地,孩子无话可说,和父母的沟通欲望自然就降低了。

      语言暴力武器二:进行比较

      比较,本质上也是一种评判。可能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听到过“别人家孩子”,比如“别人家孩子怎么就能考90分”“别人家孩子考上了重点学校重点班”,或者“别人家孩子暑假帮爸妈做了那么多事”。这种说法如今已经成了网络热词,被许多人当成玩笑;但放在每个因为听到这句话而感到伤心、愤怒的孩子身上,这并不是玩笑,而是扎心的武器、沉重的负担。

      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上行社会比较,也就是把自己和更强的人作比较,常常会让人感到受挫、敌意等情绪。如果这种比较是从父母口中说出来的,伤害就又叠加了一层。父母对别人家孩子的夸赞,意味着对自己的否定,被原本是最亲密信任的人否定,那可不是最扎心的伤害吗?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想一想,如果是岳父岳母/公公婆婆说你,“你看别人家女婿/儿媳妇做得多好,再看看你”,或者你的老板跟你说“怎么别的同事能做好,你就做不好?”这时如果你有触动,也许你就可以想象孩子经历的感受了。

      语言暴力武器三:强人所难

      对孩子有要求是很正常的,但什么程度的要求才是合理的,该怎么向孩子表达这些要求呢?

      有的父母习惯于直接给孩子定一个目标,哪怕是孩子做不到的事情,都命令孩子做。如果孩子为自己申诉,父母不仅不会反思要求,反而会变本加厉、夹带威胁,比如“你现在不把这些(孩子本不喜欢吃的东西)全吃完,以后再也别吃我做的饭了”“考不到前十名,寒假就不带你回老家”。

      还有些威胁更隐秘,不以实物为威胁,而是用收回父母的爱来威胁,比如孩子做了父母不喜欢的事时,父母就一脸冷漠;或者父母会试图引发孩子的内疚,比如说“你辜负了我们的付出,你不脸红吗?”这样的威胁被称为心理控制,现在网上常说的“精神控制”也与之类似。

      这些威胁也许能在短期起点作用,但长期来看,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安全感、自主感,给孩子带来情绪问题。

      语言暴力武器四:逃避责任

      孩子日渐长大,有时也会觉察到前面三种沟通暴力的不妥,可能会开始反驳父母。就像开篇提到的问题,许多回答者都写到了自己反驳父母的情况。然而这时候,父母并不会承认错误,反而会再拿起一个新“武器”——逃避责任。

      比如说,如果孩子反驳父母的强人所难,父母可能会作无辜状:“这又不是我定的,老师对你的要求就是这样的。”如果孩子指出,父母不该在自己被别人欺负时让自己反思,父母可能会把责任推给模糊的社会氛围:“也不是我们想这样做,我们是为你好,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逃避责任可能是最让孩子窝火的,因为前几种沟通时孩子还能“以牙还牙”和父母吵一吵,但父母一逃避,孩子想吵都没地儿去。

      放下“武器”:学会共情沟通法

      也许看完这些,父母还会不以为意:这些话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听呀,现在我身边的人也这样讲话呀,怎么放到孩子身上他就受不了了,现在的小孩也太脆弱、太矫情了吧?

      的确,以前的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沟通中的暴力,习惯了这样听话和说话,但习惯并不意味着就是好的;孩子不愿意继续听这些暴力的沟通,不仅不是脆弱、矫情,还是值得赞赏的敏锐,是改变家庭沟通氛围、终止创伤代际传递的契机。

      那我们可以怎样放下暴力武器,实现更好的沟通效果呢?

      这些暴力沟通的产生,本质上都是因为父母只想着维护自己的权威、实现自己的目标、表达自己的看法,忽略了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与之相对的,就是站到孩子角度的共情沟通法。

      共情沟通法有三个步骤:

      ●倾听,并不只是边做自己的事边听孩子说,而是要用心听孩子话中的重点、表达的情绪,过程中可以辅以点头、语气词,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