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鸿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出版《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幸福人生“梦-家-路”》《和谐家庭》《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明天你拿什么去竞争》等十多部著作,其中《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一书被推荐为中国百部家庭教育指导读物。 家庭和谐需要家长会“合”、懂“分”、肯“学”,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引导其自立自强,在包容差异、优势互补中实现父母双方家文化的融合。 我经常应邀在全国各地的文化教育讲堂做讲座。在与听众互动中,我发现大家最关心的是亲子关系问题。但事实上,很多亲子问题的根源,大都在夫妻关系上。 结婚后,有些夫妻以为万事大吉,不再用心经营感情,美的欣赏变为挑剔,心的包容变为排斥……于是出现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孩子出生后,夫妻关注的焦点都放到了孩子身上,相互间的交流少了,即便有,也大都围绕孩子展开。 表面上看,孩子的出生让婚姻更加稳固,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爱情的继续成长问题。一句“要不是为了孩子,早和你离了”的气话,生动地展现了这种婚姻的尴尬。这类家庭实际上维系的是一个“以亲子关系为中心,夫妻关系成陪衬”的失谐关系。 出现这种情况,重要原因在于夫妻双方对爱人不会“合”,对孩子不懂“分”,对婚姻与家庭知识等不肯“学”。 会“合”,融合双方家文化 所谓会“合”,就是把夫妻关系作为家庭核心,让爱情之树在结婚生子后继续成长。这是一个双方家文化彼此融合的过程,需要“包容差异,优势互补,智慧整合”作支撑。 什么是家文化呢?通俗地讲,就是家庭成员的精神生活及生存习惯、生活方式、生命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总和。家庭精神生活离不开家庭成员读书、思考,实现人生的成长与发展,也离不开家庭成员的相亲相爱、尊老爱幼、共建共享和心灵互动,而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敬老关系、邻里关系的和谐是重要的家文化内容。 美好的婚姻往往建立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上。但来自两个不同家庭的人,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也是夫妻关系要“合”的意义之所在。 有一对父母,爸爸在农村出生,家境普通;妈妈在城市长大,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儿子出生后,随着琐事增多,对伴侣的欣赏变成挑剔。丈夫的勤俭持家成了“小气”的表现,妻子的好学上进成了“不顾家”。夫妻俩长期冷战,平时沟通的话题只有孩子。如果孩子不在家,他们两天都不会说一句话。虽然父母都非常爱孩子,特别注意避免在他面前吵架。但紧张的家庭气氛还是让孩子变得特别敏感,常常担心自己会犯错,害怕父母会不要他。 还有一对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不断发生冲突。爸爸埋怨妈妈总回娘家,不好好照顾公婆;妈妈指责爸爸只知道忙工作不管孩子。他们的介绍人是一位老师,过来调解时,帮他们找到了冲突的根源。 原来,双方原生家庭的家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妈妈生活在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中,到了相对冷清的婆家后,有些不习惯。她在照护孩子方面没经验,可公婆不仅工作很忙,业余时间还坚持学习进修,她只得经常回娘家请自己的母亲帮助。爸爸生活在人口较少的家庭中,全家人好学上进,忙起工作就顾不上家,对生活细节考虑较少。他对岳父母家的慢生活不习惯,不能理解妻子为什么那么爱回娘家。 其实,夫妻双方的原生家文化有差别是正常的,关键是能否在包容差异中实现优势互补、智慧整合。爸爸一家人的好学上进是妈妈可以学习的,而他们所忽视的家庭氛围建设和亲子陪伴的智慧,正是妈妈的家文化所能补充的。妈妈一家人的温馨气氛,也是爸爸需要享受的,而其家庭成员学习力的不足正好也是爸爸的家文化所能补充的。 在这位老师的引导下,妈妈有意让女儿和公婆多见面,把好学上进的爷爷奶奶作为她的人生榜样。爸爸也主动与岳父母交流,并找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制作手工。孩子的综合素质有了提高,性格也更加阳光。包容中的优势互补不仅化解了夫妻矛盾,也让孩子得到更丰富的文化滋养。 懂“分”,学会放手和引导 所谓懂“分”,就是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引导孩子自立自强,而不是溺爱和控制孩子。 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找我求助。孩子经常怕做错事,不敢自己去学校;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时,也表现得很无助,只知道大声哭喊。了解后,我发现这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溺爱和控制中长大的。四五岁时,父母还给他喂饭,吃什么穿什么都由妈妈决定。结果,孩子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非常恐惧学校生活,也不会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了障碍。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指向分离的,要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拥有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人格,以便将来离开父母也能靠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但不少父母对爱的理解有偏差,一味溺爱和控制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孩子……在这种过度满足和情感控制中,孩子渐渐失去自我。 有一位女士年近三十,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每份工作都干不长,和同事也处不好。结婚不到半年就发生冲突。孩子出生后,夫妻俩更是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已经分居两年。咨询时,我发现问题的根源是这位女士的母亲不懂得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