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我国民间流传的古老谚语,却精准地概括了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这一古老谚语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同时更加坚信,早期阅读影响孩子一生。 0~3岁即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科学证明,宝宝出生时脑重相当于成人的25%,而3岁时已相当于成人的85%,父母能否抓住这个重要的“窗口期”,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4~6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第二个“窗口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近千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将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0~3岁就获得50%,4~7岁间获得30%左右,仅剩20%左右会在7~17岁获得。同时,4~7岁也是儿童身体发育、行为习惯、性格特点、道德养成的重要时期,家长能否通过早期阅读,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施好人生底肥,对孩子一生能否健康成长、勤奋好学、事业有成、积极乐观等影响重大。 当今社会,早期阅读已日益受到中国父母的重视,但实践中容易走人下列三大误区: 一是观念误区,认为0~3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管好他们吃喝拉撒睡和健康安全就行,早期阅读是“对牛弹琴”,既费钱又费力。 二是选择误区,0~3岁的孩子常常对书又撕又咬,父母如果不能根据孩子不同月龄的特点选书、读书,孩子不仅“油盐不进”,有时还会有健康安全方面的隐患。 三是责任误区,有的家长为图省心,过度地选择各种音频视频电子设备,说是给孩子早期启蒙教育,忽略了0~3岁孩子的安全依恋需要,父母陪伴、亲子共读,才是最好的早期教育。即使到了4~7岁,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游戏也是十分重要的。早期阅读从效果上看,不会立竿见影,但抓住孩子成长的重要“窗口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启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各项能力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孩子1岁半后,是探索欲爆棚、小宇宙快速汲取能量的关键期。记得女儿这个月龄时,我对女儿的启蒙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当时不管多忙多累,都要坚持陪孩子聊天讲故事。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婴幼儿绘本,就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从开始的抱,到后来的牵,再到后来的追,有时是一家三口,有时是母女俩,从指给女儿看,讲给女儿听,到让她自己去触摸一草一木、追逐小猫小狗,看日出日落、听小鸟唱歌,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在这个过程中融进应景的童谣、故事、歌舞表演,教女儿与太阳公公对话,向小草小鸟问好,寓教于乐、其乐融融,现在想起来还是回味无穷,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亲子共读、情景教育”吧。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少不了爸爸的参与。宝宝玩累了,妈妈讲累了,正是展现爸爸力量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最幸福的时光,我想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而美好的影响。现在,我将这种自然情景教育法延伸到我的外孙,还有一个好处,晒太阳可以补钙,既补身体之钙,又补精神之钙。 早期阅读是0~3岁和4~7岁这两个婴幼儿“窗口期”早期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与经济贫富关系不大,与精神贫富关系密切,父母是否有阅读习惯,愿不愿意花时间和耐心去陪伴阅读,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