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区域出口产业重构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传统的“新区域主义”强调区域发展和产业重构的地方性建构,认为地方尺度的要素共享、社会组织、制度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共同作用于区域发展,通过制度厚度、嵌入性、产业集聚等机制影响区域产业演化。演化经济地理学则基于动态视角研究区域发展,认为与本地产业具有技术关联的新产业能够不断地从原有产业中衍生出来,即强调区域产业演化遵循路径依赖逻辑[1]。然而,“新区域主义”和演化经济地理学对地方内部机制以及路径依赖的过分强调,导致其聚焦于区域内生力量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外生力量对产业演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内外联系、本地与非本地要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方产业演化,本地与非本地联系对区域发展路径的综合作用得到更多关注[2-3],区域产业研究视角逐渐转向解析区域内外联系的“全球—地方”互动机制[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全球—地方”互动输入的生产要素和国际化市场是中国区域出口产业重构的关键,进口贸易是影响中国区域出口产业重构的重要“全球—地方”互动要素,探究进口贸易所附加的外部知识与本地出口产业的认知邻近性有助于理解进口溢出效应的“全球—地方”互动机制,厘清区域出口产业演化方向。 制造业进口贸易不仅丰富了国内消费品,还通过溢出效应为区域带来外部知识和先进技术[5],提高本地生产能力并推动区域出口产业重构。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实施深化,作为开放经济下供给端的进口侧必将得到更充分的重视,探讨进口侧带来的知识溢出如何影响区域出口产业重构具有现实意义。在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不仅为国内行业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地方吸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中国外贸发展模式仍以位处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贸易为主,关键零部件和高端机器设备高度依赖进口,制造业出口大而不强。如何优化进口结构与质量,恰当引入高技术进口品,充分挖掘和吸收外部知识溢出,提升本地生产能力和吸收能力,是新时期重构区域出口产业、驱动出口产业升级和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进口溢出效应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何种类型的进口溢出对区域出口产业重构体现出积极效应?进口溢出效应作用于区域出口产业重构的机制具体又是什么?上述问题在现有文献中还未有明确答案,有待进一步深化。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演化经济地理学突出了认知邻近性和本地能力的作用,为进口溢出效应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视角。一方面,有效的区域外部知识应满足与地方专业化行业相关但又不同的特点,只有当各部门在共同能力方面互补时,知识才会从一个部门扩散到另一部门[6];另一方面,外部知识溢出的实际效果还取决于本地能力的作用,本地能力主要考察具体的地理区域空间能够多大程度地整合外部资源[7],从而影响着对外联系的建立及成效[8]。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产品间认知距离,首次将进口溢出效应分解为同产品、相关产品和不相关产品溢出效应3部分,细致地考察了不同类型进口溢出效应对城市产品出口的作用差异。在机制探讨方面,本文将地方生产能力纳入研究框架,进口知识溢出通过作用于城市在某产业上积累的相关生产能力从而影响城市产业出口优势。在异质性分析方面,本文考察进口溢出效应对区域出口产业影响的产品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 2.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进口溢出效应与区域出口产业重构 随着全球价值链生产模式扩张,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以中间产品和先进机械设备进口为渠道的物化型技术溢出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演化的重要因素。Coe等最早揭示了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贸易实现知识溢出,发现贸易伙伴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 & D)能够通过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传导到进口国[9]。在此基础上,Coe等进一步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其贸易伙伴的研发投入和机械设备进口呈显著正相关,且人力资本存量较高国家可以从进口贸易中获取发达国家研发成果[10]。在大量研发资本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情形下,国际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也能够给技术落后国家提供学习模仿即“干中学”的技术进步渠道[11]。 基于上述研究所构建的CH模型基本分析框架,后续文献围绕进口贸易溢出效应进一步拓展,认为进口知识溢出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技术迁移。产品是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有形载体,因此商品贸易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媒介,对于包含大量国外研发知识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而言尤其如此。知识具有非竞争性特点[12],在国际贸易中,技术落后国往往不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进口能够给予进口国厂商模仿技术前沿国技术的机会,通过“干中学”和逆向工程进行学习模仿并获取生产该产品的技术[13],进口国厂商降低了自身研发成本,进而逐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自身技术进步。②上下游关联。进口产品的引入在提高本产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刺激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增加新要素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等,通过产品交易、技术标准匹配等机制,推动上下游部门技术进步,进而产生了进口溢出效应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14],关联越紧密的产业之间具有更显著的进口溢出效应。 目前围绕进口溢出效应对区域出口产业重构影响的相关研究多基于经济学视角,聚焦企业进口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15-16]。而基于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相对较少,存在较多问题。①从本质而言国际贸易理论对进口溢出效应的考察仍是将进口贸易视为区域发展的外部单方面要素,而忽略了其与内部本地要素的联系[17]。尽管近期研究拓展了对企业或地方吸收能力的研究[18],也纳入了对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贸易方式、进口来源国等异质性维度的考察,但这些研究只是考虑了本地能力或进口产品性质的单一方面因素,忽视了进口产品与出口产业之间的联系。换言之,本地和非本地要素之间仍处于割裂状态,区域内外联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进口溢出效应与区域出口产业重构机制仍尚未明确。②演化经济地理学对于知识溢出和认知邻近性的考察多聚焦在区域内部[19],而鲜有研究考察区域外部知识与本地产业基础之间的认知邻近性对于区域出口产业发展的影响。作为区域的一种外部知识,进口溢出效应同样需要基于知识属性的视角进行分类考察[20],以区分具有不同认知距离的进口产品对区域出口产业的影响。③现有研究多聚焦企业尺度,考察进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出口行为、产品质量、创新活动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21],忽视了进口行为对于更大尺度的区域出口产业演化的作用,尤其是聚焦城市尺度的进口溢出效应研究偏少,有待丰富。④尽管现有研究已揭示了进口溢出效应的多种作用机制和渠道[22],但在实证研究中其具体作用效果仍没有统一结论,进口溢出的作用也常常表现为多个机制渠道的混合效应,而无法很好地将其中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剥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