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转型期,社区功能日益多元化,社区空间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锚点,构成了居民生活空间的基础[1-3],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1]。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区社会空间呈现出异质性、流动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的差异性显著提升[4],对社区空间建设与设施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落实新型城镇化、实现公共资源精准配置、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3,5,6]。社区生活圈建设聚焦在居民步行范围内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精准化配置,不仅涉及到公共服务配置等物质空间规划,更需要关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的规划与治理[6-8]。 近年来大量研究对社区生活圈的设施配置标准、设施现状、空间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分析[3,5,6],但大多关注在物质空间层面,缺少时空间行为视角的分析[7]。社区生活圈面向居民的基本日常生活需求,涉及到的活动往往具有高频率、低持续时间、群体差异明显的特征,并受到个体整体时间安排的显著影响,对社区物质空间配置提出了较高的时间性需求[7-10]。此外,城市流动性的提升、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疫情防控的韧性需求,也都对社区生活圈的时间维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生活圈建设不仅需要考察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与可达性,更需要关注居民生活时间特征,响应居民的差异化需求。 在时间地理学的框架下,对于社区生活时间的考察需要关注社区活动时间的整体性特征(图1)。从国内外研究进展来看,社区生活时间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时间节奏、活动持续时间和时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生活时间节奏方面关注社区生活的时序性特点[11,12],注重社区居民活动的时间次序与节奏特征分析[12-14]。将时间地理学理论与节奏分析方法相结合,学者提出了“社区时空间”的概念,将社区看作是由多种惯常行为和时间节奏组成的时空间集合[14],指出城市空间、社会结构、居民时空间行为模式等对其利用社区生活空间的时序性具有显著影响[15,16]。这些研究更关注社区的整体状况,强调社区生活时间研究的空间意义,指出社区生活时间节奏影响社区活力的强度与稳定性,进而影响社区生活圈物质空间配置与行为空间特征的匹配程度。 活动持续时间研究强调时间的资源性特点,使用持续时间刻画不同活动在社区空间的开展状况。这些研究关注个体时间利用特征,通过活动频率和活动时长等指标,刻画和比较不同群体在社区内活动的状况,进而探究社区建成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社区活动时间的影响[17,18]。从个体层面出发,活动持续时间的研究往往与个体对社区的主观评价、归属感、满意度等结合,探究行为的情感意义。学者指出,个体与地方的互动时间会对其在此地从事的活动、制造的声响、甚至感受到的味道产生影响,会影响个体关于地方的情感认知[19],而居民在社区活动时间的减少可能会对其社区归属和社会融合产生负向影响[12,20-22]。
图1 社区生活时间研究框架 Fig1.A Framework for Neighborhood Rhythm Studies 时空间结构研究则在前两方面的基础上,强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关注不同群体利用社区空间和设施的时空间结构。一般来说,日常生活包括了韵律性的秩序和非韵律性的秩序[16],韵律性的秩序主要涉及到活动的常规性和习惯性的方面。人们在不同场所的社会制度和时间节律下开展工作、购物、通勤、休闲等活动,形成了个体的时空路径及其汇合、分离的态势[11,16,23]。这部分研究关注韵律性秩序在社区层面的表现,刻画社区生活时间分异和活动时空间结构等指标,指出客观制约与主观选择共同塑造了不同群体在社区活动的时空间结构差异[12,13],影响他们碰面的机会和可能性[21,24],导致社区内部的时空隔离。这些研究从群体差异的角度出发,关注社区生活时间的社会意义,指出时空间结构的群体差异可能影响社区邻里关系与社会资本的构建[21,25]。 综上,社区生活时间研究关注个体社区活动的时间结构,从生活时间节奏、活动持续时间和时空间结构三个角度分析社区生活时间的时序性、持续性和差异性特点,有助于理解社区生活的空间、情感与社会意义。相比国际研究趋势,国内在社区生活时间方面的研究依旧较少,仅有少量研究探究了个体社区活动的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17,24,26],在社区生活时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不足,无法充分理解不同群体在社区活动的时间分异特征。因此,有必要从时空间行为的角度,研究居民社区生活的时空间结构特征,为社区生活圈规划与生活时间规划提供支撑[7]。本文以北京市清河街道为案例,通过对居民社区活动时间特征的分析,讨论个体社会经济属性、活动特征和社区环境对社区生活时间分异的影响,以充分理解居民与社区的连接性,为更好地实现社区生活圈建设提供建议。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北京上地—清河地区作为研究案例(见下页图2)。该地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五环外沿,是北京西北部大型综合性边缘组团。该地区处于郊区化的前沿地带,既包括传统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等就业用地,也包括单位社区、政策性住房社区、商品房社区、城中村等多种居住区,人口构成多样。近郊区位与城市空间重构带来了该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居民行为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27,28],具有较强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