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西方国家的经济地理学不断创新,在研究中出现了多维视角转向[1-2]。经过持续探索,逐步形成了与这些转向相关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地理学、关系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学等研究学派[3]。这些学派从不同角度研究经济地理现象,表现出特殊的能效,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0世纪中期规范分析的研究缺陷。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在介绍这些学派并结合中国实际探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发表了不少成果[4-9],其中朱晟君(Zhu S)的成果在本领域最受关注的国际期刊发表[10]、贺灿飞(He Canfei)等著作在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11],将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融入国际相关讨论之中。但国内相关研究,对有些学派(如政治经济地理)的关注较少。此外,这些研究多集中对单个学派研究特点分析,很少比较它们的异同。在国际上,Boschma等比较分析了演化经济地理学与制度经济地理学的共同点和差别[12],尽管其目的是为了把演化经济地理学从制度经济地理学的保护伞中拉出,从而建立经济地理学中演化经济地理方向,但对读者很有启发。 在对这些学派文献阅读中,多数有这样的感觉,他们之间存在许多相互交叉之处。一个学派的相关文献中,在思路和方法与其他学派有所交织。对所有这些学派的比较分析,显得很有必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派代表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的前沿方向,对各流派研究特点比较分析,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 学派概念及选择依据 1.1 学派概念及判别标准 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对学术演进具有重要作用。中西方学术史表明,学派林立的时期常为学术大繁荣时期[13]。《辞海》对于“学派”的解释为“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14]。这可以称为“师承性学派”,此外还有“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参考相关学者对学派判定标准的讨论[13],我们选择特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风格,独具特色且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作为本文对国际经济地理学派的判断标准。 1.2 经济地理学派选择 学派思想研究梳理的主要依据是学术文献。对西方科学思想研究中,名人传记、辞书典籍和经典著述形成3个方面的研读重点[15]。由于本文侧重只有几十年历史且正在发展中的学派分析,前2个方面相关文献较少,我们依据的重点是专门理论著作,同时参考学界相关评述。 在具体研究中,我们依据2个原则选定研究的目标学派:①有影响的经典著述中的肯定性评述;②在国际权威出版社出版有专门著作。前者说明学界已对该学派有较高认可度,后者表征该学派已有较为系统的研究。 世界著名经济地理学家牛津大学Clark教授等组织全球经济地理学界的65位权威学者,编写出版了《新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16]。全书7篇45章中,其中第2篇为理论概念基础(表1),包含了政治经济地理(第8章)、关系经济地理学(第9章)、演化经济地理学(第11章)和制度经济地理学(第12章)等专门论述。MacKinnon等编写的《经济地理学导论:全球化、不平衡发展和地方》[3]是英语世界使用范围较广的教科书,本世纪以来修订3版。2019年第3版介绍了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不同视角所形成的学派,同样包括以上4种。同时,这4个学派都有专门出版的著作介绍所研究视角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表1右)。
2 4个学派特点 2.1 政治经济地理 该学派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源于经济地理学试图用政治经济学框架解释区域发展和城市重组等问题[3]。201 1年Sheppard正式提出Geographical Political Economy术语[21],直译为“地理政治经济”,其含义为地理化的政治经济研究。为了更好反映地理学家的初衷,根据中文语义习惯,我们称其为“政治经济地理”。而且“政治经济”是一个词,修饰“地理”。如果称其为“政治经济地理学”,则容易理解为“政治”与“经济地理学”的组合,这会被误解为原来经济地理学已涉猎的政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该学派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对象为“政治经济”的地理过程。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研究生产过程中各不同组织(不同环节)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注重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22]。政治经济地理主张经济背后根植着政治,商品生产是政治性的[23]。简单地说,聚焦生产关系空间组织的解释[24],是政治经济地理的重要特点。 2)认为权力渗透到所有地理层面的经济关系中[3]。如在家庭层面,户主决定成员外出务工或家务;在公司层面,雇主决定所产出的财富分配;在公司之内,大型零售方和制造商更有权力支配供货价格和条件;从国家层面,经济景观是国家调节的充满冲突的资本和劳动力关系形成的;在国际层面,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家政府有更大权力制定贸易规则,等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流动背后的权力关系,影响经济地理格局变化[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