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吏与军机如何互动?  

作 者:
韩策 

作者简介:
韩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原文出处:
近代史研究

内容提要:

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私信互动虽悬为厉禁,却普遍发生,频繁影响政治运作。1937年黄濬披露的剑影双虹室主人致胡林翼密札就引人注目。但该主人非如黄濬所论是军机大臣杜翰,而是领班军机章京钱宝青。他既是一位被遗忘的中枢要员,也是胡林翼京城联络的主角。胡林翼不仅借助京城联络自上而下地获取高层机密,而且将自身意图自下而上地沟通传达,寻求最高层支持。比如钱宝青既提供许多情报,又大力支持湘军四路入皖、主攻安庆之策,还在樊燮案中暗中保护左宗棠;其他盟友则配合肃顺,促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这都有力推动了曾、胡地位之提升和湘系之崛起。同光时期,随着轮船电报的应用,疆吏与军机互动更为便捷,本应保密的军机处越来越成为泄密之源。这是探讨晚清军机处、央地关系和京城内外信息沟通的重要维度。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太平天国运动及伴随而来的湘系势力之崛起,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大转折,影响至为深远。湘系之所以崛起,原因复杂,比如八旗、绿营的衰落,道咸之际湖南的地域背景,湘军自身的特色,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领袖的努力经营,以及曾国藩经常讲的“运气”。这些前人研究较多。①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争取最高层支持。这在乾纲独断的专制时代尤为重要,所谓“上之授权不专,则下必到处荆棘”。②况且,湘军作为非经制的军政势力,本为异类,遭受嫉妒和打击实属必然;有时战功越卓著,反而越受猜忌。因此,了解皇帝、军机大臣这些最高决策者的心思,争取其理解和支持,获得一定程度的放权,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湘系内部沟通的情况,由于留存资料和既有研究较为丰富,相对清楚一些。然而,清廷的运筹帷幄以及湘系领袖和军机高层的互动情形,还显得扑朔迷离。一般而言,满人军机大臣文庆和权臣肃顺推服曾国藩和胡林翼,支持湘军;汉人军机大臣祁寓藻和彭蕴章反而压制曾国藩和湘军。③最近,肃顺推动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的关键作用已获证实。④因此,文庆、肃顺更倾向支持曾、胡,应无问题。但肃顺的意愿有多强,力量有多大,能否做咸丰皇帝及王公大臣的主,还有一些疑问。因为站在咸丰和一些大臣的角度看,镇压太平天国当然是头等大事,然而一旦给曾国藩放权,导致尾大不掉,实属后患无穷;毕竟,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的历史萦绕心头,让人不得不忧虑。

      所以,从咸丰中后期开始,肃顺“当权”似乎已有数年,但直到1860年江南大营崩溃后,曾国藩才获得督抚大权。⑤即使在江南大营崩溃的危急情况下,给曾国藩以总督大权,仍需要肃顺反复向咸丰及高层疏通。⑥这不仅因为咸丰和军机大臣猜忌,也因为不少高官认为,非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八旗南征不可。僧王亦“早有此意”,已令山东、河南“预筹饷糈百万”。只是英法联军对京津的威胁突然增大,僧王无法南下。⑦

      耐人寻味的是,江南大营甫一崩溃,胡林翼就向彭玉麟等湘系要角透露,最近都中必有十余人奏请重用曾国藩。⑧这十余人基本都是经过他疏通联络的力量。由此可以掂量胡林翼的京城联络及其意义。众所周知,胡林翼在湘系崛起中作用甚大。这不仅体现在他坐镇湖北筹饷练兵,协调湘系内部,与湖广总督满人官文交好⑨,而且也在于他和军机高层的暗中互动。⑩从胡林翼的京城联络入手,既可对咸同朝局变迁和派系政治有更多了解,也可揭示湘系崛起过程中的一些以前被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胡林翼的京城联络是怎样展开的?他和军机高层是如何互动的?其意义何在?

      进言之,尽管在制度上悬为厉禁,但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暗中互动几乎是普遍现象;越是地位重要的疆吏,越会设法联络军机,否则不但做事不便,甚至位置不稳。(11)因为军机处围绕皇帝,既掌握发号施令的最高权力,又通过奏折、廷寄等文书制度垄断了机密信息。这种信息不仅是稀缺资源,也是实在权力。故疆吏和外官既希望获得军机处支持,也渴求尽快得知这些信息。结果,随着时间推移,本有保密功能的军机处愈益成为泄密之源,圈外和圈内的暗中勾连,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古今中外的普遍问题,虽然有时性质不尽相同。为何法律上严禁而现实中却普遍发生?为何本为保密却经常泄密?这是本文拟阐释的问题。

      一、胡林翼与军机大臣杜翰暗中结交?

      20世纪30年代,著名掌故学者、《花随人圣庵摭忆》的作者黄濬,获见一批胡林翼家藏信札。内中数札,隐语满篇,详论政局,很像肃顺或他这一派的军机大臣写给胡林翼的密信,令黄濬兴奋不已。(12)尤其是写于1858年3月26日的一札,不具实名,但云“泐于剑影双虹室”,最引人入胜。黄濬对作者评价极高。他说:“统观全书,颇有指挥若定之概”;论当日高官“皆极中窾要”;“筹画兵略,亦有见地,正是当时中朝为曾(国藩)、胡(林翼)奥援之一大人物”。黄濬初疑剑影双虹室主人即是肃顺,后详加考索,断为军机大臣、山东人杜翰。(13)

      在当年工具书甚少的情况下,黄濬短期内即解读出密札中的人和事,且十之七八正确,实在令人惊叹。他提出在肃顺之外,探寻曾国藩、胡林翼的朝中奥援,用以观察支持湘军成就中兴大业的暗中线索,也颇具启发性。(14)美中不足的是,黄濬认定此札来自“肃党”,且出自军机大臣之手,故对作者的研判稍显武断。后来,三种版本的《花随人圣庵摭忆》都将此节冠以杜翰之名,显然认同黄濬的论断。(15)

      不过,1989年出版的《胡林翼未刊往来函稿》有所不同。这部书信集恰好收入剑影双虹室主人致胡林翼的密札四通。整理者谨慎地注明“发信人姓名待考”。这几乎是该书唯一保留斋号而没有考出作者的情况。四通密札写于1857年,不仅与黄札都是谈论军国大事的长信,而且隐语也颇一致,可知以上密札均出一人。尤为可喜的是,后出数札透露了作者线索。

      其中一札有云:“弟后进疏材,勉供撰写,时艰适值,报称毫无,但蕲免于食粟之讥,何敢侈谈军国!”(16)因为军机处负责起草谕旨,所以“勉供撰写”常常是军机处人员的谦语,故此人必是军机处官员。另一札则提示了作者籍贯:“敝乡之防,宁(国)胜于徽(州),徽胜于衢(州)。宁国之入浙者,路险而地瘠”,与徽州一路均可放心,“惟信州、三衢,直达会垣(杭州)”,最为单薄可虑。(17)此处“敝乡之防”,显指浙江西面防守,可知作者系浙江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