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1]作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生力军,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作为生命周期中的“过渡性阶段”,青年时期是不稳定的和世代性的,青年的价值导向、人生目标、发展追求受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特定历史事件等因素影响,在一代代青年之间不断更替,在不同时代展现不同的精神面貌。 细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发现,从改革之初的迷茫与颓废,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新一代青年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重新审视对生活的态度,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层次越来越高的个人生活追求,以及不被困境限制奋发向上的坚韧品质。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有关社会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心态和价值观研究。杨宜音对国内外的社会心态研究进行整理后,针对中国化的情境定义“社会心态是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其中社会情绪基调包含了“群体情感基调、社会诱发性感性、群体情感、群体情绪、群体心境、群体特定情感”等。[2]无论是“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态内涵之一的“社会情绪”都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所涵盖的内容都较为广泛。 本文所讨论的“集体情绪”是社会心态中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同世代群体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表达的方式可以借助文艺作品、流行词汇等社会符号,也可以通过直接的行动实践赋予其意义,从而转化为一种有具体含义的符号。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解放、发展是社会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视为人性最集中的表现,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追求。一个社会要将人视为目的而非工具和手段,否则人就将丧失基本的人格。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是不能分开的。在承认人是社会主体的前提下,人与社会中的各个要素、部门等结构性部分是紧密关联的。人的行为活动和思想活动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受到社会结构施加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讨论社会人的议题时,不能孤立地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青年处于从家庭和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他们的文化待淀性使得青年对社会变迁和社会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最高的敏感度,并容易转化为情绪反应。所以青年的集体情绪是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产物,而情绪表达的背后则事关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生目标追求。 因此,要理解青年集体情绪,需要从青年的发展、青年与社会结构的关系、青年与社会历史变迁的关系几个方面入手。有效理解青年集体情绪,也是理性判断青年社会心态和青年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的制定实施更加有效。 二、青年集体情绪的发展演变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后,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也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变革,社会整体的心态从封闭走向了开放,观念从单一走向了多元。梳理我国青年集体情绪的发展演变,在总体上随着国家发展历程与时代主题形成了呼应,从对未来感到迷茫充满了理想主义逐渐过渡进入对物质追求的探索,在经历了残酷的竞争后回归到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平衡。 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青年在追求理想与物质间的迷茫和颓废。刚从10年曲折探索中走出来的青年面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浪潮,对人生目标的选择是矛盾的。一方面青年刚刚走出一个时代,热烈期盼着能够为国家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奉献祖国;另一方面一部分青年又感到十分困惑,他们不明白奋斗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个人还是为了集体。在开放的时代中各种思想涌入,不免令刚踏入社会的青年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在这个阶段,青年还没有迎来现代化、市场化对人的价值观重构,大部分人充满了理想主义,但也在历史转换中充满了无力感,甚至是颓废感。[3]他们的集体情绪是时而高昂时而低落,时而希望奉献社会,时而又觉得人生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