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学术的当代转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立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实现哲学学术转向的动因和目标。在西方现代化运动中达到成熟状态的现代性理念,由西方理性主义哲学构成其学术底色,由此打造席卷世界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范式。以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为存在根据的西方知识体系,为资本的普遍统治提供精神文化引领,在其发展中暴露出难以摆脱的内在缺陷。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展示了富有前景和活力的新型文明。当代中国的哲学学术立足中国立场和中国精神,从现代性学术中超拔出来,领悟并表达时代精神,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引领和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塑造全新的精神气质。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23)04-0005-09

      每一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均遵循其民族精神所铺设的路向,从其精神文化传统的奠基中获取必不可少的推动力,但根本上还是纷繁芜杂的时代问题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其最强大的现实动因,决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走向及其民族特色。这就是马克思所洞见的,“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1]。近代以降,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2],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现代学术开始确立。虽然门类繁多、形式多样、特点各异,但现代学术都是“现代性”这个家族的成员,皆以建构现代性并表达现代化运动为己任。在资本力量的诱惑和推动下,现代世界的资本主义冲破狭隘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图谋建立“世界的文学”[3](实即“世界的学术”)。现代学术依靠近代以来领先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乘资本君临全球之便,为西方现代性的全球传播和扩张鸣锣开道。中华民族以学习和追赶的姿态进入现代世界体系,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世界格局中,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来实施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学术的现代取向和面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运动既要借用和吸收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成果,同时又必然与西方现代性保持张力。如果资本的本性及其抽象统治的展开方式表明所谓“世界的学术”不过是虚妄的海市蜃楼,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所需要的精神资源和文化动力,只有以中国精神为基础定向的思想建构才能完成,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当代中国学术立足于中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不仅意味着超越西方现代性理念,历史性地转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更重要的还在于用坚实可靠的中国精神构造中国力量,为当代人实现美好生活愿景作出中国贡献。

      一、现代性学术理念的真相

      现代性是现代化运动的观念表达。19世纪中叶,西欧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先进的生产力,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决定性胜利,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代跃升到工业文明时代。如此重大的转变,标志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正式开启。[4]先期为这一转变输送精神力量的思想文化观念,虽然后世很多研究者称之为现代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在经由并参与这一转变之后,现代性才能名实相符。现代性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化运动中不断获得滋养和丰富,并随着现代化运动的世界性扩张而成为影响无远弗届的现实力量。厘清现代性的历史经纬和现实根据,我们就有把握透析现代性学术理念的存在性质及其发展前景。

      现代化运动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就是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为繁华丰裕的物质生活。这首先要归功于资产阶级非常“革命”的历史作用: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的总和还要多得多的生产力;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资本逻辑形诸制度,提升为社会生活建制的基本原则和支配力量;为了终结封建的所有制关系,资产阶级竭力建立“经济统治”“政治统治”和“观念统治”。为此,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从各个向度推进现代化,传播现代文明,使得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被卷入现代文明之中。毋庸置疑,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精心打造以现代化为招牌的世界体系,不遗余力地“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形成了“支配—从属”式的基本结构,“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5]。基于此,现代世界体系便以“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为基本格局,逐渐产生了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共存的基本架构。近代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现代化之资本主义阶段所达到的历史性成果,对于全球其他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以至于“西化”或“欧化”成为现代化浪潮中影响巨大至今仍余勇可贾的强大潮流。毋庸赘论,这是现代性赖以持存和传播的现实基础和深厚动因,更是我们探析现代性理当谨守勿失的前提。

      虽然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本和技术力量为开路先锋,造就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冲动力”,但西方文化传统所孕育并彰显的精神力量,在现代化运动的淬炼中构成“文化冲动力”,反过来又为现代化运动提供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马克斯·韦伯发现,以新教伦理为核心要旨的资本主义精神,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领和建构的作用。这一作用的关键内涵,就是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塑造和输送相匹配的社会精神气质。马克斯·韦伯提出,人类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皆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社会精神气质乃是一个时代永葆生机活力的人文动力源。“虽然经济理性主义的发展部分地依赖理性的技术和理性的法律,但与此同时,采取某些类型的实际的理性行为却要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如果这些理性行为的类型受到精神障碍的妨害,那么,理性的经济行为的发展势必会遭到严重的、内在的阻滞。”[6]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主义”相适应的精神气质,就是资产阶级精打细算的谨慎持家精神、以工作为天职的积极进取品格等。不难发现,这种现代理性观念属于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马克斯·韦伯自觉不自觉地为马克思提出的观点提供了证明:资产阶级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不仅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而且也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就进一步证明,西方现代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现代性,即便包装成貌似具有普遍性的形式,在当今也确有世界性的吸引力,但其应有的历史成因、社会条件及价值取向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存而不论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