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耕与突破  

作 者:
刘江 

作者简介:
刘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编审。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2022年,国内的近代史研究成果内容丰富且各具特点。政治史领域持续关注国家治理、政策制度等重大论题,思想史研究在注重精英人物和经典著作的基础上也聚焦于民众和基层,经济史成果则从财政预算、关税调整、传统经济转型等方面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其他如环境史、医疗史、性别史、食品史等社会史领域的成果也鲜活生动。总体而言,该年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出关注学科交叉、重视中外文史料、建设本土话语理论,以及在细致考辨基础上追求宏大叙事和价值取向的特点。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23)07-0130-13

      中国近代史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每年都有大批优秀研究成果问世,对这些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推动相关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整理202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和索引所收录的近1100篇论文,剖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以此勾勒出2022年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总体面貌,总结这一领域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推进今后的相关研究做参考。

      一、政治史研究持续推进

      2022年,政治史研究继续重视与国家治理、权力机构、政策制度等相关的重大议题,为理解近代中国历史走势提供了贯通性的研究理路。该年度学界在以下方面对政治史进行了深入探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创见。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研究是学界努力回应现实关切的课题,其主要研究思路是从学理角度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创新性阐释。李怀印阐述了清朝地缘格局、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三重均衡态”的形成、颠覆、重建和再度消失的过程,认为三重均衡态在推动清朝康雍乾三朝走向盛世、成就“同光中兴”及维持18世纪中叶所奠定的疆域格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不过却使清代中国落入三重均衡陷阱,失去在经济技术、政治组织和军事能力方面不断提升的动力,阻碍了清朝国家能力提升,导致清季十年国家近代转型失败,最终导致清朝覆亡。①翁有为、王力从晚清民初国家权力和地方势力的消长博弈入手,讨论了近代以来的权力更替和国家中心力量的重塑的演进历程,进而指出中共作为国家中心力量的形成和确立是历史发展演进的结果。②徐勇对近代中日两国军阀政治现象及其政治文化做了比较研究,指出中日两国的军人政治态势与军阀现象实质上具有较大差异,而且终结方式也完全不同。③马建标认为20世纪初中国军阀政治兴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及国际环境,要结束中国的军阀政治单靠欧美列强的外交支持以及文人政客的政治努力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新型的革命力量才能完成。④任锋、马猛猛运用概念史的方法探究了“中央集权”概念最初引入中国时的历史情境及其意涵演化过程,指出此概念引入和广泛传播时期所形成的“中央集权”思维范式和习惯用法,不仅形塑了百年来中国知识界对于中央集权的一般性认知,并且从更深层次影响了其对现代中国政治文明传统、政体和内外关系等基源性问题的争论和重思,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转型期政治与思想文化变迁的历史逻辑,以及推进对中国近百年政治学话语体系和思想基础的深层理解。⑤

      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权力背后是利益之争,利益争斗又牵涉复杂的人事纠葛。透过权力的分配、博弈和互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政治全局。军机处的创设及职权的形成、完善、变化和内部人事争夺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成果,最近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刘文华充分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材料,从垂帘听政时期事权下降的程度、军机处职权扩张的范围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慈禧垂帘听政时军机处在文书处理、官员任用等方面职权的扩张和变化,进而指出军机处职权的扩张影响了晚清50年的政局。⑥杨猛将宣统二年弹劾军机风潮置于清廷中枢改制的进程中,考察了朝野各派势力在弹劾风潮前后围绕中枢改制展开的政治博弈与互动,以及该事件对清廷立宪和宣统政局的影响。⑦

      政治事件曾是近代史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势头虽有所减弱,但对重要事件的深化、细化和重新解读仍有必要,这更有利于加深对近代中国政治的理解。同时,政治事件史的研究范围早已突破了所谓“八大事件”,而是转向全方位、多元化研究的趋向。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近年来的研究正在不断加以充实。欧阳哲生利用近年翻译出版的《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中披露的英、法文献材料,勾勒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从洗劫到焚烧的史实、占领安定门后对北京城墙的观测和预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现场的内情等以往学人较少关注的历史细节,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真正攻入清朝的心脏,是中国近代史更具实质意义的历史转折点。⑧尚小明对庚子年粤督李鸿章的“不奉诏”事件进行了考辨,认为李鸿章提出的所谓“廿五矫诏,粤断不奉”并非针对清廷所发的“宣战”诏书,而是针对清廷“集义民御外侮”的谕旨,从而看出李鸿章对于东南互保最初并不积极,而是盛宣怀在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之间积极联络沟通的结果。⑨李长莉结合资料辨识并解读了宫崎滔天家藏的两件革命党人题签字幅,揭示了1914年孙中山与黄兴分裂时革命党人反应方面的新史实和新意义。作者认为题词内容反映了革命党人群体或多数人对黄兴的尊重与友情,对其与孙中山分裂并出走抱以谅解与包容,以及革命党核心骨干群体在孙、黄二位领袖的示范和努力下,共同维护了革命党的团结局面。⑩侯中军针对学界存在争论的孙中山蒙难事件这一课题提出了新看法,认为无论是“绑架说”还是“自投说”均无法合理解释涉案双方的材料记载,而合理的解释是孙中山为了推动革命宣传和改变处于困局中的反清革命,主动策划了自己被清使馆囚禁事件,因此是一次有预谋的自投。(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