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体的探寻: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乾坤,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江苏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在马克思思想建构中形成了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和资本“主体”的基本框架,但马克思并未专门探讨个人主体。卢卡奇以历史主义和总体性的方法探讨了无产阶级克服物化的可能,从而强调了革命主体的生成问题;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阐发了在计算理性的统治下彻底的物化和革命主体的消解;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方法批判了历史主义的一元决定,强调历史的多元决定以及无主体的过程,并将个人主体视作意识形态的部件。阿尔都塞将超越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放置于偶然性之上,这对此后的法国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晚年福柯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若干代表,则从对主体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以及日常生活分析入手,探讨个人主体的责任与义务问题,从而实现了一种伦理学转向。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对革命主体和客观规律的分析框架,结合时代最新发展来理解主体问题。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9 期

字号: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3.010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3-0074-08

      如何定位历史的推动力量,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将历史视作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那么历史的推动力量就是这个辩证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革命共产主义传统秉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将科学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视作引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主体。然而对主体问题的理解,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同的、复杂的境况。回顾20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主体问题始终是一条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梳理与评述,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主体问题的认识。在梳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回到马克思。

      一、马克思主体思想中的张力:无产阶级革命主体与资本主体

      回顾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征程,他在不同阶段,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解的不同角度和深度,形成了对资产阶级社会中主体问题的思考框架。这就是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确立的无产阶级革命主体,以及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逐渐发现,并在《资本论》中所系统阐发的资本主体。从表面看,两个主体的思考框架似乎是矛盾的,但深入马克思的思想过程会发现,二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体问题的广阔视域。在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共产党宣言》的早期文献中,马克思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征的初步理解,将无产阶级视作推动历史进步、超越资产阶级社会的根本力量。在这一阶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必然使无产阶级成为一种代表生产力方向的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是以辩证的方式来看待无产阶级革命主体与资本主义客观规律的相互关系的,在《共产党宣言》特定的语境中,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性显然是最终落脚点。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主体与资本主义客观矛盾之间的理论张力。如果说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必然结果,那么无产阶级的主体性似乎就并非是第一性的,而是从属性的。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英国开始更为直接地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并系统地开展政治经济学研究。与此同时,马克思在主体问题上的思考框架也开始发生转变,他将思考重点逐渐从无产阶级革命主体转移到资本主体上。《共产党宣言》中所阐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一客观性规律,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文献中被资本这一具体对象所替代。甚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文本中还明确强调了作为主体的资本。例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将资本关系称作一种仿佛具有了生命力的、使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并创造出自身缺乏的器官的、作为一个总体的“有机体制”[1](P.237);在谈到资本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劳动或结合劳动”时,马克思还特别指出,这种劳动“既表现为某种与实际存在的单个劳动不同的东西——既表现为他人的客体性(他人的财产),也表现为他人的主体性(资本的主体性)”[1](P.464)。这样,资本主体便清楚地呈现出来。“因此,资本从自己方面来看,表现为扩张着的主体和他人劳动的所有者。”[1](P.464)。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化了对资本主体的理解,明确地将在不同形式之下进行转化的价值视为“自动的主体”[2](P.180)。资本主体具有了一种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现实化的意蕴。但是,资本主体并非真正的主体,即并不拥有自由自觉的内在规定,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客观社会关系,只是这种社会关系具有了一种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相近的“似主体”的形态。

      我们发现,在马克思的探讨中很少涉及个人主体,他更多地将个人主体放在前两者的框架下加以看待。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就是他在《资本论》中关于“人格化”的论述。马克思认为:“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的。”[2](P.104)“我们只把人理解为人格化的范畴,而不是理解为个人。”[2](P.189)根据这一理解,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与此同时,工人也就是资本对立面即雇佣劳动的人格化。这样,不论资本家还是工人,都是这种客观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所以,主体在于资本这一社会关系本身,而不在于个体的主体。

      在马克思之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日趋片面地停留于对资本主体所代表的客观规律的强调,从而陷入经济决定论的历史观中。针对这一问题,列宁在对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全面科学分析和对辩证法思想的深入理解中,洞见了经济的物象规定背后的历史因素,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率先胜利的判断。可以说,列宁完整地把握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客观规律与无产阶级革命主体性的辩证理解方式。而对于此后形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来说,则不得不在主体问题上寻找新的出路。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在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形式下被消解,无产阶级在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变得愈加渺茫。20世纪70年代后,在新自由主义进程、产业资本输出、身份政治的兴起等历史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中的工人阶级主体的基础更加弱化。对资本主体的理解,在《资本论》的语境中以危机理论和崩溃理论作为其论证基础。按照这种理解,资本自身将由于其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然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生产关系领域的重大调整以及与之相伴的资本积累模式的更迭,这种可能性也被消解了。

      因此,在马克思所提供的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和资本主体的分析框架下寻找主体的可能性,以探求推动历史发展的希望,就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出发点。

      二、革命主体的希望与悲歌:历史主义话语中的主体

      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西欧共产主义运动却遭受不断挫折的背景下,应当如何推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革命、革命主体要如何厘定?这正是让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代思想家、理论家焦灼的问题。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所重点阐发的主客体同一的辩证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践哲学的思想纲领等,其核心都落在了对革命主体的探寻上。这种探寻逐渐形成了一种历史主义哲学话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