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叙事中的“天才”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程凌洲,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昕苗,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
青年学报

内容提要:

“数学天才”标签与反差特质让韦东奕在网络经历了“封神”和“祛魅”。基于框架理论的形象建构分析表明,通过矛盾框限、神化架构、诠释包裹,对韦东奕的新闻报道框架与受众框架进行了互动建构,最终树立起了勤于求索进取、勇于砥砺担当、富于思辨精神、诚于去伪存真的“韦东奕青年”新形象。“韦东奕青年”的“出圈”折射出新生代偶像崇拜和社会心态的变迁。对青年学者的社会关注,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培养环境,对社会正向舆论、价值观的纠偏与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947(2023)02-0071-07

       大众媒介亲和度高、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让学术界在技术赋权推动下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不少专家学者也在新媒体平台强势“出圈”,受到青年追捧。其中,青年学者韦东奕因为一条采访视频火爆网络,仅B站一条热门视频弹幕互动就超7.5万条,知乎相关话题讨论量达3.2万,关键词“韦神”频上热搜。在媒体报道和大众追捧的交互作用下,韦东奕被建构出了“天才”形象。但随着他的“神话”愈演愈烈,持续的舆论反转和多主体的参与互动又重塑了这一形象。框架理论提出,新闻媒介通常会借助一个个“框架”将信息框选出来呈现给受众,而人们往往会根据新闻呈现框架,结合以往经验进行能动的解释与思考。因此,本文从框架理论视角出发,剖析媒体塑造了怎样的“韦东奕青年”形象?新闻报道框架与受众框架产生了怎样的互动和效果?“韦东奕青年”形象建构过程触发了什么社会议题?媒介镜像中的“韦东奕青年”表达了何种社会心态?本文通过分析“韦东奕青年”,力图进一步引发有关传递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发挥学者型偶像精神引领及典型示范作用的思考。

       一、“韦神”形象的诞生与演变

       韦东奕走红网络后,引发了大众的狂欢。在这场狂欢中,“韦神”形象诞生并发生了演变。最初韦东奕身上“数学天才”的标签让他的行为选择被蒙上“神话”色彩,他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被大众过分解读。比如,网友分析“用旧的伞肯定是精确计算过这样挡雨阻力最小”,“三个馒头正好管饱,性价比高”;商家用“韦神同款白面馒头”“韦神凉白开”“韦神推荐用书”等宣传产品,甚至抢注“韦东奕”商标蹭流量。在这一过程中,韦东奕的形象建构被赋予了更多青年亚文化认同的元素。经历退课风波后,“韦神”形象在祛魅中得到重塑。

       (一)“数学天才”:“韦神”形象的认知基模

       数学天赋作为韦东奕身上最为醒目和核心的特质,是人们对其展开讨论的认知参照点。当韦东奕接受采访时风轻云淡地说出“参加过高中数学联赛,是山东省第一名,得的是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最后保送北大,现在是北大老师”时,由高智商引申出的外形反差、情商问题、成就表现,激活了大众围绕“数学天才”展开争论的心理空间,并在此认知图式基础上进行概念化、程式化、类型化图式理解。在社会大众看来,基础数学是一门对天赋要求极高的学科,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逻辑严谨性特点,决定了基础数学研究的高门槛、强专业性与冷板凳属性。同时,对具有数学才能的人来说,现代社会充满了“商机”,金融、计算机、互联网等都是比数学研究更赚钱的行业,心无旁骛专攻数学几乎是普通人眼中的“不可能事件”。而年轻的韦东奕不仅专攻数学,还在因课业重、考试难度大、牛人扎堆而被称为“北大疯人院”之首的北大数学系任教。“北大”+“数学”难免让人联想到天才般的学习能力和学术成就,这种经验式的联想为韦东奕蒙上了校园传说式的神秘色彩。“韦神”的称呼精准地反映了大众对韦东奕数学天赋和专业实力的崇拜。“数学就不是人学的,是神学的,韦神才可以驾驭。”(网友A)“有幸和韦神说过一次话,感觉遭到了降维打击。对话很友好,他为人也很谦逊,具体形容不出来,就感觉思维不在一个次元。”(网友B)“看样子是青铜,没想到是王者,第一次发现数学如此迷人。”(网友C)数学本身的力量是韦东奕被称为“韦神”、从而产生偶像化形象的重要基础。

       (二)“北大扫地僧”:“韦神”形象的文化隐喻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神的具象视觉表现更多地与被神化之后的武侠相联系,武侠小说和武侠剧的兴盛给大众“造神”创造了文本语境。“韦神”形象貌不惊人但实力超群,身处“知识链”顶端却生活朴素简单,反差感极强的形象和“武侠小说式”的“爽文”经历,使得“韦神”被媒介奉为“北大扫地僧”。同时,在偶像开始普遍被商品化的过程中,“神仙”的形容词属性更加凸显,它被用来强调偶像作为优质、稀缺商品的价值[1]。这种倾向会让人们选择性忽略整个发展过程中作出奠基性贡献的人,对抽离出来的个例进行过度夸张和强行拔高,热衷于打造并不真实的“凡尔赛”人设。

       文化“造神”空间和“造神”倾向的叠加,让媒介和网友从最初评价韦东奕“其貌不扬”、讽刺其“买不起房”,到其履历被发出来后极具溢美之词,将韦东奕誉为“韦神”“陈景润接班人”“当代颜回”,甚至虚构“6个博士4个月没解决的难题被韦东奕一夜搞定并不求回报”等故事。在大众印象中,韦东奕年轻有为与北大教师身份的反差、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与知识精英身份的反差,像一位“大隐隐于市的高人”,颠覆了人们传统认知中高校学者成熟又精英化的形象,消除了居高临下的距离感,也契合了人们对学界的“布衣”期许。由此韦东奕获得了青年的好感和推崇,也引发了高考生扎堆“拜韦神”、希望在考场上能“韦神附体”,慕名听“韦神”的课并带着矿泉水瓶和馒头进行“仪式化”加冕等现象。不论是获取、传播、挖掘、编造传闻还是“拜韦神”,韦东奕“神话”形象的建构都寄予了青年对极限实力的幻想、对世俗学者形象的抵抗,体现了青年亚文化中的符号元素与行为表征,在这一过程中,青年产生了一种移情效应,完成了自我呈现与情感表露,构建了群体的文化指认与身份认同。

       (三)“退课”风波:“韦神”形象的祛魅与重塑

       韦东奕“出圈”后,有网友爆料韦东奕不善教学,上课时背对学生、自顾自讲、吐字不清、缺少互动、讲题过于高深,许多学生听不懂纷纷退课,韦东奕也从北大离职。一时间大众哗然,很多人认为“韦神”不过如此、自说自话、不接地气。后来北大辟谣离职传闻,舆论再次反转。“退课”风波中三方角力共同促成了“韦神”形象的祛魅与重塑:一是他者直接评价,如校方回应教学不实信息(官方背书)、同行称赞情商(业内支持);二是事实间接佐证,如课堂视频片段(视听印证)、竞赛带队夺冠(事实回击);三是主体自我建构,本人澄清说明教学方法可能存在问题(自我反思)。

相关文章: